[实用新型]一种节叉中间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7404.1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顾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16 | 分类号: | F16D3/16;B62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黄姝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管柱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节叉中间轴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整车耐久性能的不断提升,整车设计对节叉中间轴组件的耐久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现有的节叉中间轴组件中节叉均是通过钣金折弯后形成,这种节叉不能满足目前耐久性能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耐久性能高的节叉中间轴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久性能高的节叉中间轴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节叉中间轴组件,包括中间轴本体、第一节叉、第二节叉和第三节叉,所述第一节叉与所述中间轴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节叉与所述中间轴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节叉与所述第二节叉连接,所述第一节叉和所述第二节叉均采用冷锻加工制成,所述第三节叉采用热锻加工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节叉包括第一底座和两个第一叉脚;
两个所述第一叉脚从所述第一底座的两侧延伸出并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一叉脚上均开设有第一节叉耳孔,所述第一叉脚与所述中间轴本体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叉脚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栓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节叉耳孔的轴线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节叉包括第二底座和两个第二叉脚;
两个所述第二叉脚从所述第二底座的两侧延伸出并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二叉脚上均开设有第二节叉耳孔;
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叉脚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螺栓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节叉耳孔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中间轴本体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节叉包括第三底座和两个第三叉脚;
两个所述第三叉脚从所述第三底座的两侧延伸出并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三叉脚上均开设有第三节叉耳孔,所述第三叉脚与所述第二叉脚连接;
所述第三底座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和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三连接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三叉脚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三螺栓孔的轴线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轴线方向和所述第三节叉耳孔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节叉和所述第二节叉采用C8C冷锻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三节叉采用SM45C钢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通过钣金折弯制造的节叉,改为利用冷锻或热锻工艺制成。利用冷锻或热锻工艺制成的节叉的强度增加,能够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节叉中间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节叉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节叉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节叉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节叉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节叉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节叉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三节叉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三节叉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三节叉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第一节叉 2——第二节叉 3——第三节叉
4——中间轴本体 11——第一底座 12——第一叉脚
13——第一节叉耳孔 14——第一连接孔 15——第一螺栓孔
21——第二底座 22——第二叉脚 23——第二节叉耳孔
24——第二连接孔 25——第二螺栓孔 31——第三底座
32——第三叉脚 33——第三节叉耳孔 34——第三连接孔
35——第三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节叉中间轴组件包括中间轴本体4、第一节叉1、第二节叉2和第三节叉3,第一节叉1与中间轴本体4的一端连接,第二节叉2与中间轴本体的4另一端连接,第三节叉3与第二节叉2连接,第一节叉1和第二节叉2均采用冷锻加工制成,第三节叉3采用热锻加工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7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