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可转向座椅的靠背解锁复位同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7429.1 | 申请日: | 2014-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1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戈建鸣;王亦金;刘荣克;刘燕飞;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张晓东 |
地址: | 21310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车辆 转向 座椅 靠背 解锁 复位 同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可转向座椅的靠背解锁复位同步机构。
背景技术
高速列车因为运行速度快,需要乘客乘坐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一致,避免反向乘坐引起的不适。因此高速列车座椅需要增加转向功能,当列车到达运行区间的终点站后返程时,可以把座椅旋转180°,使座椅继续与列车运行方向保持一致。在座椅换向旋转时,因为车内空间有限,需要把处于使用状态的靠背先复位后,再解除旋转座椅的锁定机构,开始旋转座椅。
列车换向的时间有限,使用乘客调节靠背的按钮来复位座椅过于麻烦,复位座椅后再来旋转座椅,整个操作过程太长。
公告号CN20161390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踏回位机构,包括侧踏脚组件、钢丝绳和靠背气弹簧,侧踏脚组件通过拉锁控制靠背气弹簧,使座椅靠背复位,不再需要列车员分别操作各个座椅的乘客按钮使座椅靠背复位。但是该一踏回位机构通过侧踏脚上部的踏脚拉锁轴来拉动拉锁,导致侧踏脚操作行程过长,操作力大,列车员容易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可转向座椅的靠背解锁复位同步机构,缩短侧脚踏操作行程,减少侧脚踏的操作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可转向座椅的靠背解锁复位同步机构,包括侧脚踏组件,侧脚踏组件通过钢丝绳与驱动座椅靠背复位的气弹簧的控制开关连接,侧脚踏组件包括安装座、侧脚踏和两连杆装置,侧脚踏通过旋转轴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安装在固定底架的外侧,侧脚踏通过两连杆装置拉动钢丝绳,侧脚踏通过复位弹簧复位,两连杆装置的一个连杆与侧脚踏连接,另一个连杆与钢丝绳连接,与钢丝绳连接的该连杆绕固定在安装座上的销轴旋转。
在侧脚踏上具有通过嵌入旋转框架上的对应的锁紧凹口锁定旋转框架的锁紧销。
复位弹簧设置在两连杆装置和安装座之间,并分别与两连杆装置和安装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解锁座椅的旋转锁定的同时控制座椅靠背复位,而且通过两连杆装置缩短了侧脚踏的操作行程,采用较小的操作力即可轻松使座椅靠背复位,节省了列车员的体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Ⅱ局部放大图
图4为侧脚踏组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侧脚踏组件;11.侧脚踏;12.安装座;13.锁紧销;14.旋转轴;15.连杆;16.复位弹簧;17.钢丝绳固定轴;2.固定底架;3.旋转框架;31.锁紧凹口;4.座椅靠背;5.气弹簧;51.控制开关;6.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可转向座椅的靠背解锁复位同步机构,包括侧脚踏组件1,侧脚踏组件1通过钢丝绳6与驱动座椅靠背4复位的气弹簧5的控制开关51连接,控制开关51为双控开关,控制开关51通过另一根钢丝绳与设置在座椅扶手上的按钮连接,乘客可通过按钮来控制气弹簧的开关,从而调节座椅靠背。
侧脚踏组件1包括安装座12、侧脚踏11和两连杆装置15,侧脚踏11通过旋转轴14安装在安装座12上,安装座12安装在固定底架2的外侧,侧脚踏11通过两连杆装置15拉动钢丝绳6,侧脚踏11通过复位弹簧16复位,复位弹簧16设置在两连杆装置15和安装座12之间,并分别与两连杆装置15和安装座12连接。两连杆装置15的一个连杆与侧脚踏11连接,另一个连杆通过连杆上的钢丝绳固定轴17与钢丝绳6连接,与钢丝绳6连接的该连杆绕固定在安装座12上的销轴旋转。
在侧脚踏11上具有通过嵌入座椅的旋转框架3上的对应的锁紧凹口31锁定旋转框架3的锁紧销13。
当乘务员踏下侧脚踏11时,侧脚踏11带动锁紧销13脱离旋转框架3上的锁紧凹口31,同时侧脚踏11推动两连杆装置15及钢丝绳固定轴17移动,从而拉动钢丝绳6,打开气弹簧5上的控制开关51,使座椅靠背4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7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井防跑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行式起重小车上的飞轮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