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车的电瓶防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7922.3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4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县久兴电动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二群 |
地址: | 054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三轮车 电瓶 防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特别是随着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已越来越严重,所以为了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节能又环保的电动车日益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例如电动车,电动三轮车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电动的车辆存在一个弊端,就是其电瓶特别容易被盗,每年有大量的电动车电瓶被盗窃,给人们的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在电动车辆中,电动三轮车由于用途多,可拉货可载人,已在城乡得到了广泛使用,但其电瓶锁一般都不耐用,成本太高,且在生产过程中其安装程序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瓶防盗装置,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一般工人均可完成此项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的电瓶防盗装置,该防盗装置结构牢固、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其锁定卡位机构位于电瓶箱的内部,不会受到外界硬力的破坏,能够更好的防止电瓶锁被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三轮车的电瓶防盗装置,包括座箱架、电瓶箱,在电瓶箱内部设有竖向的连动旋转轴,所述连动旋转轴借助于定位轴套与电瓶箱的内壁铰接,在连动旋转轴的上端设有卡位部,在连动旋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使连动旋转轴转动的制动杆,所述卡位部位于电瓶箱的内部,所述制动杆位于电瓶箱的外部,在座箱架上固定设有可与卡位部相配合卡定的卡位块,在电瓶箱的外壁设有可与制动杆固定连接的锁定端。
优选的,卡位部为一个与连动旋转轴固定连接的卡位杆,所述卡位杆的下表面与卡位块的上表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制动杆的杆体上固定有带有长槽孔的竖向铁片,所述锁定端为一个可穿过长槽孔的横向铁片,所述横向铁片与电瓶箱的外壁固定,且在横向铁片上设有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防盗装置结构牢固、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其锁定卡位机构位于电瓶箱的内部,不会受到外界硬力的破坏,能够更好的防止电瓶锁被撬,电瓶箱的上面是电动三轮车的座箱架,连动旋转轴的卡位杆可以在连动旋转轴的作用下卡位座箱架上面的卡位块,而连动旋转轴又和电瓶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以在不旋转连动旋转轴的情况下,电瓶箱是不会被打开的,其底部的制动杆又与电瓶箱的外壁锁定,所以该电瓶防盗装置能够很好的防止电瓶被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座箱架,2、电瓶箱,3、连动旋转轴,4、定位轴套,5、制动杆,6、卡位块,7、卡位杆,8、长槽孔,9、竖向铁片,10、横向铁片,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电动三轮车的电瓶防盗装置,包括座箱架1、电瓶箱2其特征是:在电瓶箱2内部设有竖向的连动旋转轴3,所述连动旋转轴3借助于定位轴套4与电瓶箱2的内壁铰接,在连动旋转轴3的上端设有卡位部,在连动旋转轴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使连动旋转轴3转动的制动杆5,所述卡位部位于电瓶箱2的内部,所述制动杆5位于电瓶箱2的外部,在座箱架1上固定设有可与卡位部相配合卡定的卡位块6,在电瓶箱2的外壁设有可与制动杆5固定连接的锁定端。
所述卡位部为一个与连动旋转轴3固定连接的卡位杆7,所述卡位杆7的下表面与卡位块6的上表面齐平。
所述制动杆5的杆体上固定有带有长槽孔8的竖向铁片9,所述锁定端为一个可穿过长槽孔8的横向铁片10,所述横向铁片10与电瓶箱2的外壁固定,且在横向铁片10上设有通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县久兴电动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威县久兴电动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7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轮车车架
- 下一篇:一种舒通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