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热尾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8322.9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寅龙;陈亮;迟忠德;王文朋;钟顺林;黄艺平;王植申;卢家鑫;黄运星;郭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热 尾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湿热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塔、烘干设备等在工作时会排放出大量的湿热尾气,该尾气具有一定的温度,但不高,通常在40~80℃,但其湿度较大,一般≥80%,含有大量的水分和一定量的余热。排出时,受外界低温空气的影响,会冷凝析出细小水滴,形成白雾,即我们通常所称的白烟现象。白烟现象不但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形象,而且还会扰乱下风地区湿热自然状态并造成军团菌随雾气扩散,更重要的是大量的水分和余热直接排放,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特别是在有些场合,如火电厂双曲线冷却塔、造纸厂烘干部等,动辄每小时都有几百吨甚至上千吨水分及相应热量排出,这其中的浪费显然是巨大的。
目前在该领域尚无专业解决该问题的成熟技术产品。针对某些类型的冷却塔或烘干白烟,也有过一些研究或尝试,如设置干段、设置热水翅片盘管、设置电加热装置、设置冷凝装置、或水洗处理等,但因设施占地面积大、或安装限制大、或需额外功率输入、或不能适用于大排放量等不同原因,上述技术均未能在工程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所述湿热尾气问题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洁实用的回收湿热尾气的湿热尾气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热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湿热尾气排出口上方的框架;在所述框架中部垂直设置有中轴,在所述中轴上套装有亲水叶轮,在所述亲水叶轮下部的框架内边沿设置有环形集水盘,在所述环形集水盘上开设有出水口。
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相连通。
所述亲水叶轮的叶片均向下倾斜设置,且叶片由骨架和设置在所述骨架外部的亲水层套构成。
在所述中轴上设置有恒转矩电机。
在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另一端置于所述亲水叶轮上方,在抽水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和水泵。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装制造方便、成本低、效果好。利用吸附捕集的技术方法回收湿热尾气中的水分及其所携带的相应热量,产出低温热水,可以将其中的余热进行后续利用,设备简捷实用,技术先进合理。同时有效治理了白烟现象,保护环境;回收其中的水分,节约水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热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湿热尾气排出口1上方的框架2;在所述框架2中部垂直设置有中轴3,在所述中轴3上套装有亲水叶轮4,在所述亲水叶轮4下部的框架2内边沿设置有环形集水盘5,在所述环形集水盘5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6与蓄水池7相连通;所述亲水叶轮4的叶片均向下倾斜设置,叶片由骨架和设置在所述骨架外部的亲水层套构成;叶片骨架采用钣金件及型钢制作,形成叶片的外形轮廓和强度支撑,亲水层套材料选择为亲水性吸附材料如脱脂棉、聚乙烯醇合成材料、丙烯酸聚合物等强亲水性材料,便于吸附捕集湿热尾气中的水分,所述亲水性材料通过不锈钢丝网夹持固定于叶片骨架上。在所述中轴3上设置有恒转矩电机8;在所述蓄水池7内设置有抽水管道9,所述抽水管道9另一端置于所述亲水叶轮4上方,在抽水管道9上设置有阀门和水泵。
其工作原理为:采用吸附捕集的技术方法回收湿热尾气中的水分。亲水叶轮4的叶片通过旋转切割湿热尾气而与其中的细小液滴充分的接触,该液滴则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吸附于亲水层套上从而实现了对水分的捕集,亲水叶轮4可单独使用,也可两层或多层重叠使用以增强吸附捕集效果;叶片与中轴3有一定的夹角,该夹角选择为45°~75°之间,使得整个亲水叶轮4呈现为“伞形”, 叶片与尾气排出方向的扭角度选择为60°~85°度之间,以便于借助湿热尾气的流动产生转动推力驱动亲水叶轮4旋转,随着吸附捕集过程水分的积累,水分最终在叶片上汇聚成低温热水,该低温热水则会因伞形布置产生的重力及叶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双重作用下汇流至叶片的末端,并最终脱离叶片,流入环形集水盘5,并通过管道6流入蓄水池7储存。中轴3上设置的恒转矩电机8用于在湿热尾气有排气压损要求的特殊情况下,为亲水叶轮4的转动临时提供辅助驱动力;置于亲水叶轮4上方的抽水管道9用以将部分回收的热水自然冷却后均匀回送至叶片上,以在装置刚启动或特殊工况下调整叶片的吸附状态,更好的吸附液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83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