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坡落石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8641.X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6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华;刘大鹏;张玉伟;王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林兵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坡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坡落石防护装置,该装置用于一边为山坡,另一边为悬崖的公路或铁路。
背景技术
落石是山区公路或铁路经常遇到的一种自然灾害,当边坡表面的石块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松动后,就有可能沿着边坡滚动或弹跳而跌落到路面或铁道上,因此,对落石易发地段采取措施进行防护,防止落石造成危害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程措施。现有的落石防护装置主要有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两种。其中,主动防护通过锚杆将防护网固定在坡面上来限制边坡落石的跌落,该种防护装置下,质量大和速度快的落石有可能把防护网击穿而跌落下来,对路面或铁路形成威胁。被动防护一般是在道路或公路的上部设置棚洞等防护结构,来保护路面或铁路,对于棚洞需要在道路或铁路两边设置基础,对于一侧靠近山坡,一侧为悬崖的地段来说,设置棚洞会很困难,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悬崖一侧发生整体滑动造成工程事故,另外,在悬崖边设置棚洞的基础,施工难度和工程量都会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坡落石防护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一侧靠近山坡,一侧为悬崖的公路或铁路的落石防护问题,本发明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山坡落石防护装置,包括锚固在待保护山坡岩体内的多个锚杆;固定在待保护山坡坡体底部的等距离设置的基础,每个基础上方固定有一立柱,立柱的顶端与坡体接触,每个立柱的顶端安装有铰支座;每两个铰支座上方紧靠坡体设有一个长方形的钢丝网;该钢丝网的两条长边上分别固定一纵梁,两个相邻的钢丝网的纵梁串接;两个相邻的钢丝网的宽边通过一根横梁连在一起,横梁一端和对应的铰支座相连,一端和对应的纵梁相连;紧靠坡体的纵梁的两端与对应的铰支座铰接,远离坡体的纵梁的两端通过钢绞线与锚固在待保护山坡坡体内的锚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其他技术特征:
所述钢丝网的两条长边上固定的纵梁通过多个均匀布置的钢环进行固定。
所述两个相邻的钢丝网的宽边通过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的多个钢环连在一起,横梁从这些钢环中穿过将所述两个相邻的钢丝网连接。
所述钢丝网所在面与坡体的夹角为75°~85°。
相较于现有的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施工的难度和工程量大为减小,有效解决了一侧是山坡,一侧为悬崖的公路或铁路的落石危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锚杆,2、基础,3、立柱,4、铰支座,5、钢丝网,6、纵梁,7、横梁,8、钢绞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山坡落石防护装置,包括锚固在待保护山坡岩体内的多个锚杆1,固定在待保护山坡坡体底部的等距离设置的基础2,每个基础2上方固定有一立柱3,立柱3的顶端与坡体接触,每个立柱3的顶端安装有铰支座4;每两个铰支座4上方紧靠坡体设有一个长方形的钢丝网5;该钢丝网5的两条长边上分别通过多个均匀布置的钢环固定一纵梁6,两个相邻的钢丝网5的纵梁6串接;两个相邻的钢丝网5的宽边通过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的多个钢环连在一起,且两个边沿上的钢环穿有一根横梁7,横梁7一端和对应的铰支座4相连,一端和对应的纵梁6相连;紧靠坡体的纵梁6的两端与对应的铰支座4铰接,远离坡体的纵梁6的两端通过钢绞线8与钢丝网5上方的坡体连接,钢绞线8与坡体连接的一端通过锚杆1锚固在坡体内;钢丝网5所在面与坡体的夹角最好为75°~85°,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钢绞线张拉的不宜太紧,要留有适当的松弛度。
具体施工时,在有落石可能的危险坡段,首先修筑基础2,基础2位于山坡坡底,基础一般采用混凝土扩大基础;然后在基础2上修建立柱3,立柱3采用圆柱形或方形,立柱3上端安装可活动的铰支座4;在钢丝网5的四周设置钢环,两根横梁7和两根纵梁6穿过钢环将钢丝网5的四边边沿围住;紧靠坡体的纵梁6两端分别置于相邻的两个立柱3的铰支座4的顶端,另一根纵梁6两端分别和两根钢绞线8相连,钢绞线8是由镀锌钢丝束组成,以防止雨水等自然条件的腐蚀。钢绞线8的另外一端与锚固稳定岩体内的锚杆1连接,起到牵拉钢丝网5的作用;纵梁6、横梁7可采用钢筋,横梁7两端要设置接头,方便纵梁6和横梁7之间的连接和纵横梁和活动支座以及钢绞线的连接;相邻的钢丝网直接可通过钢环连接,钢丝网要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大块落石击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86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半导体开关驱动电路的自供电电路
- 下一篇:一种便于疏通的路基渗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