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引射器的上进风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9077.3 | 申请日: | 2014-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7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祝剑江;邵贤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帅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引射器 上进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只有外环火具有完整的引射器,内环火喷嘴都安装在燃烧器底座中心,并不具备完整的引射器结构,燃烧所需的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只能从燃烧器内环周边供给。燃烧器在燃烧工作状态下,坐锅后,由于燃烧器与锅之间存在比冷空气高的气压,外部冷空气进入,很难将充足的空气补充中内环,往往造成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供给不足,燃烧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烟气不易控制,从而影响整套燃烧器的性能发挥,损失外环热效率。同时内环热负荷不能提升,造成中心火力过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具有双引射器的上进风燃烧器,以达到提高燃烧率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引射器的上进风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下座、燃烧器上座、与燃烧器上座相配的外环火盖和一个内环火盖;所述的燃烧器下座设有外环引射器,所述的外环引射器包括上下贯通的进气腔、与进气腔相通的外环喷嘴、与进气腔相通且与外环喷嘴出气端相对的外环混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下座还设有内环引射器,所述的内环引射器包括与进气腔相通的内环喷嘴、与进气腔相通且与内环喷嘴出气端相对的内环混合腔,内环混合腔的出气端向上弯折与内环火盖的内端面相对。内环引射器及外环引射器共用进气腔,工艺简单,结构合理,模具制作方便,可以减少燃烧器的体积。本方案中内环火设了内环引射器,提高燃气与空的混合度,并可方便充足的提供燃烧所需的一次空气,使内环火燃烧充分,可降低锅架高,使火焰高温焰面充分接触锅体,提高整个燃烧器的热效率,从而节约能源,并同时可提高内环火热负荷,提高锅体中心加热速度,该燃烧器更能满足烹饪需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外环混合腔包括第一外环混合腔、第二外环混合腔、第三外环混合腔,所述的第一外环混合腔与第二外环混合腔中部相通,第二外环混合腔的左右两端与两对称设置的第三外环混合腔相通,第二外环混合腔向前开口,开口处设有盖板以封闭第二外环混合腔,所述第一外环混合腔、第二外环混合腔、第三外环混合腔呈“不”字型排布;所述的第三外环混合腔设有向上的外环出气口。第一外环混合腔、第三外环混合腔及第三外环混合腔与第二外环混合腔的连接处直接用模具抽芯的方式加工,通过通道盖板直接阻隔形成燃气通道,既可保证引射器内壁的光滑和密封性,又可解决燃气通道加工的方便,可通过模具一次获得,减少工艺过程。
所述的外环混合腔位于燃烧器下座面板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外环混合腔的截面呈腰形,上下边为直边,左右边为圆弧边,第二外环混合腔的前端前凸于燃烧器下座面板,第二外环混合腔设有与盖板相配的台阶面。台阶面限制盖板的位置,使盖板能可靠定位。
所述的内环混合腔的轴截面呈“L”形,包括斜向上的内环混合进气腔及竖向的内环混合出气腔,所述的内环混合进气腔与内环混合出气腔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所述的第二外环混合腔呈锥形,其前孔径大于后孔径。锥形孔有利于拔模,提高表面的光洁度。
所述的燃烧器上座包括位于中部的内环座及位于外周的外环座,所述的内环座设有与内环混合出气腔相配的内环出气孔,所述的外环座与内环座之间通过多根径向的连接臂相连;所述的外环座设有与第三外环混合腔外环出气口相对的外环出气孔。
外环出气口外周的燃烧器下座设有向上凸起的外环出气口围栏;所述的外环出气孔外周的燃烧器上座设有向下凸起的外环出气孔围栏,进气腔前侧的燃烧器下座设有向上凸起的进气腔下围栏,所述的燃烧器上座设有向下凸起的单侧的进气腔上围栏,燃烧器下座的进气腔下围栏上端面与燃烧器上座的进气腔上围栏下端面相抵,外环出气口围栏的上端面与外环出气孔围栏的下端面相抵,从而将燃烧器上座架空以留出将外侧空气引入内环座和外环座之间的空气道;燃烧器上座的外环座呈圆环状,外环座的内、外缘均设向上凸起的外环座内、外围栏,所述的外环出气孔左右对称设置。围栏的设置增大了混合腔的体积,同时也使燃烧器下座的面板与燃烧器上座的底板间存在空气流通道,使空气能及时地补充。进气腔上、下围栏只设于进气腔的前侧,有利于空气进入进气腔。
两外环出气口围栏、进气腔下围栏周向均匀排布在燃烧器下座上。
所述的第一外环混合腔位于燃烧器下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气腔位于燃烧器下座的中后位置,第一外环混合腔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的内环混合腔斜向设置,内环混合腔的进气端位于第一外环混合腔的左侧或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帅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帅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90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