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竹组合梁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0253.5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9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桂芬;李玉顺;单炜;许科科;孙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蔡菡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楼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的建筑结构,尤其涉及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竹组合梁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梁板结构是将屋面、楼面荷载传递给柱和基础的重要纽带,并且在地震、台风等外力引起的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板连接是否牢固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目前,我国的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资源消耗大,施工过程产生噪音污染及大量的建筑垃圾,不符合绿色环保发展理念;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程序复杂,易受天气气候影响,混凝土养护时间长,施工进度缓慢,工程造价高;而从近几年频发的自然灾害案例中看出,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建筑倒塌导致很多的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简单快速、成本低、连接牢固且自重轻的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竹组合梁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竹组合梁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竹组合工字梁和多块钢竹组合楼板,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两端分别粘贴支承在与其对应端的钢竹组合工字梁上,两块相对接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粘贴支承在同一根钢竹组合工字梁上,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内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软木,以提高钢竹组合楼板端部穿连接螺栓部位的刚度,所述的连接软木内设置有孔道,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上、下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孔道同轴的通孔,所述的钢竹组合工字梁的上端部与所述的连接软木位置相对应处螺接有连接螺栓,所述的连接螺栓向上穿过所述的孔道、通孔且与所述的孔道、通孔间隙配合,所述的连接螺栓的端部螺接有螺母,所述的孔道与所述的连接螺栓之间的间隙中灌注有密封胶,相对接的两块钢竹组合楼板之间的缝隙处以及并排相拼接的两块钢竹组合楼板之间的缝隙处均浇灌有细石混凝土或水泥浆或砂浆。
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的下端面上粘贴有第一薄钢板,所述的第一薄钢板的边缘与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对齐,相对接的两块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的上端面上粘贴有一体覆盖的第二薄钢板,所述的第二薄钢板覆盖住相对接的两块钢竹组合楼板之间的缝隙,所述的第一薄钢板和所述的第二薄钢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的通孔位置相对应的钢板孔。
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的下端面上粘贴有第一薄钢板,所述的第一薄钢板的边缘与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对齐,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的上端面上粘贴有第三薄钢板,两块相对接的第三薄钢板之间设置有T形的钢盖板,所述的钢盖板的翼缘粘贴在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上端面上,所述的钢盖板的腹部插接在两块相对接的钢竹组合楼板之间浇灌有细石混凝土或水泥浆或砂浆的缝隙中。
所述的连接软木粘结在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端部内。
所述的钢竹组合楼板的下面板的边缘超出上面板的边缘,省去了钢竹组合楼板的板底模板,且可在并排相拼接的两块钢竹组合楼板之间的缝隙处浇灌水泥浆等,以提高楼板的整体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钢竹组合楼板与钢竹组合工字梁连接,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且两者之间的连接结构连接牢固、施工快速简单、工期短、成本低、自重轻强度大,使得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好;而且采用钢竹组合楼板和钢竹组合工字梁的结构,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及污染,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并排相拼接的两块钢竹组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02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浮面垫
- 下一篇:一种玻璃幕墙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