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塑机的开合模运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0257.3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5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廖伟;冯翔;张艳新;张洪;吕德强;郑宗立;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挚信鸿达医疗器械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56 | 分类号: | B29C49/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塑机 开合模 运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塑机的开合模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吹塑也称中空吹塑,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热塑性树脂经挤出或注射成型得到的管状塑料型坯,趁热(或加热到软化状态),置于对开模中,闭模后立即在型坯内通入压缩空气,使塑料型坯吹胀而紧贴在模具内壁上,经冷却脱模,即得到各种中空制品。当需要对产品进行成型操作时,需要用到开合模模具,开合模模具开合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制作的产品的质量和外观。然而,现有的开合模技术都是在一个方向上运动,加工的模式比较固定,并且由于吹塑设备在制作产品过程中需要很大的动力进行运动,能源消耗大,长时间使用后,会很容易造成设备精度下降,吹塑设备的体积庞大,给维修带来很大难度,这样既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亟需一种可横纵向运行的吹塑机运行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精度、抗磨损、免维护的吹塑机的开合模运动装置,可有效的解决现有吹塑机的开合模运动装置的低开合模精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吹塑机的开合模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底座、气缸、第一滑动导轨、横向轴承支架、第二滑动导轨和纵向轴承支架,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导轨之间,所述第一滑动导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向轴承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导轨上,所述第二滑动导轨设置在所述横向轴承支架上,所述纵向轴承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轴承支架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导轨配合滑动的第一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轴承支架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动导轨配合滑动的第二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装置上还设置有光电开关和光电开关支架,所述光电开关设置在所述光电开关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装置上还设置有布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导轨和所述底座、所述第二滑动导轨和所述横向轴承支架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将直线轴承的开合模运动装置设计成可横纵向运动,既大大提高了开合模的开合精度,又避免了吹塑机在高强度运动下造成的磨损,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将横向和纵向运行装置设置在一个工作区域内,减少了占地空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高精度、抗磨损、免维护,可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支架,2-底座,3-气缸,4-第一滑动导轨,5-横向轴承支架,6-第二滑动导轨,7-纵向轴承支架,8-第一滑槽,9-第二滑槽,10-光电开关,11-光电开关支架,12-布线槽,13-螺栓。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1、底座2、气缸3、第一滑动导轨4、横向轴承支架5、第二滑动导轨6和纵向轴承支架7,底座2设置在支架1上,气缸3设置在第一滑动导轨4之间,第一滑动导轨4设置在底座2上,横向轴承支架设置5在第一滑动导轨4上,第二滑动导轨6设置在横向轴承支架5上,纵向轴承支架7设置在第二滑动导轨6上,横向轴承支架5底端设置有与所第一滑动导轨4配合滑动的第一滑槽8,纵向轴承支架7底端设置有与第二滑动导轨6配合滑动的第二滑槽9,运动装置上还设置有光电开关10和光电开关支架11,光电开关10设置在光电开关支架11上,运动装置上还设置有布线槽12,第一滑动导轨4和底座2、第二滑动导轨6和横向轴承支架5采用螺栓13固定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挚信鸿达医疗器械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挚信鸿达医疗器械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02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壳体生产用自动铆铆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接手指机构的行走气缸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