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剑杆织机的大扭矩立轴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0905.5 | 申请日: | 2014-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周香琴;王琴龙;万祖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51/00 | 分类号: | D03D51/00;D03D4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124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扭矩 立轴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剑杆织机的大扭矩立轴传动系统,主要应用于提花剑杆织机或其他类型的提花织机上,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图1-3所示的是现有的剑杆织机立轴传动系统,它主要适用于非电磁离合器切换实现寻纬功能的织机中。该系统主要包含弯头1、立轴箱2、开口大齿轮3、锥齿轮4、锥齿轮5、锥齿轮6、锥齿轮7、开口传动轴9、过渡轴10、立轴11、端盖12、支架13、箱式墙板14、端盖15、调整垫片16、轴承A0、轴承B0、轴承C0、轴承D0、轴承E0、轴承F0;
弯头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端盖15固连,另外一端通过螺栓与立轴箱2固连;端盖15通过位于K1、K2、K3、K4、K5、K6处的螺栓与箱式墙板14固连;开口传动轴9一端通过轴承A0与织机箱式墙板14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B0与端盖15连接;开口大齿轮3与织机主轴同速,通过螺栓固定在开口传动轴9上,锥齿轮4通过涨紧圈固定在开口传动轴9上;过渡轴10通过轴承C0、D0与立轴箱2连接,锥齿轮5、6通过涨紧圈固定在过渡轴10上;立轴11通过轴承E0与立轴箱2连接,通过轴承F0与端盖12连接,锥齿轮7通过涨紧圈固定在立轴11上;端盖12通过螺栓与立轴箱2固连,端盖12与立轴箱2之间设有调整垫片16;立轴箱2的上部通过支架13与箱式墙板14固连。
主电机通过齿轮带动开口大齿轮3运动,同时带动锥齿轮4运动,锥齿轮4与锥齿轮5啮合,带动过渡轴10运动,同时带动锥齿轮6运动,锥齿轮6与锥齿轮7啮合,带动立轴12运动,立轴12带动提花机运动。
轴承B0具有对开口传动轴9的径向定位和承载结构,但无轴向定位承载结构,轴承A0与箱式墙板14结合对开口传动轴9具有径向定位承载结构和由B0向A0的单方向轴向定位承载结构,锥齿轮5限制了开口传动轴9由A0向B0的窜动,轴承A0、B0、锥齿轮5及箱式墙板14组合起到对开口传动轴9的限位和承载的作用。轴承C0、D0对过渡轴10具有径向定位承载结构,无轴向定位承载结构,锥齿轮4、7对过渡轴10起轴向限位功能;轴承E0对立轴11具有径向定位承载结构,但无轴向定位承载结构,轴承F0对立轴11具有径向和轴向双向的定位承载结构,轴承E0、F0组合起到对立轴11的定位和承载的作用。
过渡轴10、立轴11具有轴向位置调节结构,通过改变调整垫片16的厚度调节锥齿轮4、5和锥齿轮6、7之间的啮合间隙。
上述结构组成的剑杆织机立轴传动系统,存在有如下技术缺陷:
a)开口传动轴9的轴向限位,其中有一个方向靠锥齿轮4实现,过渡轴10的轴向两个方向的限位由锥齿轮4、锥齿轮7实现,造成齿轮、轴承的受力状况不理想;
b)由调整垫片16调整两对锥齿轮4、5和6、7的间隙,调整过程中需要过渡轴有横向的微量移动,调整难度大,调整间隙的方法存在理论误差,精度较差,容易损坏齿轮;
c)立轴箱1与箱式墙板的连接结构不合理,立轴箱悬臂程度较大,受力较大处离连接部位远,力的传递路线远,连接螺栓容易损坏、整个箱体振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调整精度高的剑杆织机的大扭矩立轴传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万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0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振镜匀速扫描的均匀线光斑光路系统
- 下一篇:头操作的电子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