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圆磨床专用旋转配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0991.X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6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刚;乔金;何志强;姜滨;王海涛;杨琳;刘春德;郑师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海默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0 | 分类号: | B24B5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17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床 专用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配油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内圆磨床液压卡盘驱动的旋转配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旋转配油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采用油缸50通过拉杆51带动卡盘松开和夹紧。油缸50设置在主轴的后端,与前端的卡盘距离较远,油缸的活塞通过拉杆51带动卡盘松开和夹紧。这种机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拉杆细长,容易产生挠度,拉杆的精度不易保证进而影响拉杆的传动精度,二是旋转油缸采购费用较高,增加使用成本,三是在现代加工对精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往往需要设置对加工精度检测的装置,而现有的结构由于采用拉杆结构,无法设置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圆磨床专用旋转配油装置,本实用新型突破传统旋转配油方式,彻底从结构上进行技术改进。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圆磨床专用旋转配油装置,包括主轴、油缸,所述油缸设置在主轴内部的前端,所述主轴上设置液压油通道,所述液压油通道为四条,所述液压油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油缸连接,另外一端与旋转内圈上的液压油通道连通;所述旋转内圈与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内圈的液压油通道与设置在旋转内圈上的进油孔连通;所述旋转内圈通过轴承固定在配油外圈内,所述配油外圈设置注油环,所述注油环与旋转内圈上的进油孔对应;所述配油环连通液压管接头。
所述主轴内设置检测装置安装孔。
所述主轴通过主轴后轴承、主轴前轴承、内隔套、外隔套、前压盖、后压盖及锁紧螺母固定在主轴箱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通过对卡盘拉杆结构的改变,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杆细长,易产生挠度,影响精度的问题;2.旋转配油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3.在主轴内有较大的空间来设置检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压盖,2为轴承,3为油封,4为旋转内圈,5为配油外圈,6为液压管接头,7为带轮,8为主轴,9为锁紧螺母,10为后压盖,11为主轴后轴承,12为外隔套,13为内隔套,14为主轴前轴承,15为前压盖,16为油缸盖,17为油缸拉杆,18为液压油通道,19为进油孔,20为注油环,21为检测装置安装孔,30为油缸,50为现有结构的油缸,51为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包括主轴8、油缸30,所述油缸30设置在主轴8内部的前端,所述主轴8上设置液压油通道18,所述液压油通道18为四条,如图1,上下两条、虚线是左右两条,所述液压油通道18的一端分别与油缸30连接,另外一端与旋转内圈4上的液压油通道18连通;所述旋转内圈4与主轴8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内圈4的液压油通道18与设置在旋转内圈上的进油孔19连通;所述旋转内圈4通过轴承2固定在配油外圈5内,所述配油外圈5设置注油环20,所述注油环20与旋转内圈4上的进油孔19对应;所述配油环20连通液压管接头6。
所述主轴8内设置检测装置安装孔21。
所述主轴8通过主轴后轴承11、主轴前轴承14、内隔套13、外隔套12、前压盖15、后压盖10及锁紧螺母9固定在主轴箱上。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配油外圈5固定,旋转内圈4随主轴8一起转动;液压油通过液压管接头6进入注油环20,旋转内圈4的进油孔19始终在注油环20内,因此,液压油通过进油孔19进入液压油通道18,然后与油缸30的注油孔连接,从而控制油缸拉杆17的运动;进而通过油缸拉杆17的运动,控制卡盘的松开和夹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海默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海默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09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磨削刀具
- 下一篇:浮动式轴类通用磨削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