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1015.6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5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科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助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行走装置,尤其是一种可折叠的助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很多种助行器,归纳起来无外乎有两种:
1.不可折叠的:产品显得笨重,不利于需要辅助行走的人使用;
2.可折叠的:市场上可折叠的产品,折叠后不利于随身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助行器,产品不仅轻快、牢固,而且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随身携带,它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 本实用新型包括2个前支撑杆,2个后支撑杆;
2. 2个前支撑杆呈平行状态,与一个交叉杆的4个末端连接,其中前支撑杆的上部,通过固定件与交叉杆的2个末端固定连接(连接处可旋转活动),前支撑杆的中下部通过可在前支撑杆上移动的连接件分别与交叉杆的另2个末端连接(连接处可旋转活动),前支撑杆的中间部位设有固定住的挡件,防止交叉杆及整个助行器伸缩过大,前支撑杆的最下端与地面接触;
3. 2个后支撑杆也呈平行状态,2个后支撑杆最上端分别与上述2个前支撑杆上部的固定件连接(连接处可旋转活动),2个后支撑杆中上部(四分之一处)之间,与一个中间可折叠的杆的两端连接(连接处可旋转活动),2个后支撑杆中部通过连接杆分别与上述2个前支撑杆的中下部的可移动的连接件连接,其中连接杆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后支撑杆中部(连接处可旋转活动),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前支撑杆的中下部的可移动的连接件连接(连接处可旋转活动),后支撑杆的最下端与地面接触;
4. 2个前支撑杆的最下端、2个后支撑杆的最下端可调节高度、可安装能滚动的轮子;
5. 可折叠连接杆的中间折叠装置的结构:连接杆的一端装有齿轮状装置,在齿轮状装置的旁边的此连接杆上有圆孔,将两个同样装置的连接杆的齿轮状装置咬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控制底座上,控制底座上有经弹簧控制的带有圆头的可活动的阀片,当两个连接杆伸直成一条直线时,阀片上的圆头正好进入连接杆的圆孔,由于弹簧的弹力,连接杆此时被锁住,不能折弯,向上提阀片,阀片上的圆头离开连接杆的圆孔,连接杆此时被解锁,能够折弯,其他能活动的连接件随之活动收拢,整个助行器折叠成一体。(注:阀片的安装方法:控制底座上有多个圆孔,控制底座上有弹簧,将阀片连接弹簧,用金属棒穿过控制底座上的多个圆孔及阀片上的圆孔,形成折叠杆控制装置。)
6. 便于坐着的人站起的手扶装置:由于坐着的人手扶前支撑杆的上部把手不方便,所以在后支撑杆的顶部连接件下方,另外设置了手扶装置,使坐着的人很轻松地站起来,然后扶着前支撑杆的上部把手进行行走;
7. 使用者扶着前支撑杆的上部把手,进行辅助行走,不用时,可将中间可折叠的折叠杆向上提起,整个助行器将折叠起来,非常实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后视(靠近人体一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本实用新型折叠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本实用新型折叠控制装置的阀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支撑杆2.交叉杆3.后支撑杆4.中间可折叠的杆5.连接杆6.固定件7.可移动的连接件8.后支撑杆固定件9.前支撑杆挡件10.后支撑杆底端可伸缩杆11. 前支撑杆底端可伸缩杆12.中间可折叠的杆与后支撑杆的固定件13.便于坐着的人站起的手扶装置14.中间可折叠的杆的折叠装置15.中间可折叠的杆的一侧16. 中间可折叠的杆的一侧圆孔17.中间可折叠连接杆的一端装有的齿轮状装置18.带有圆头的可活动的阀片19.阀片上带有的圆头20.弹簧21.金属棒22.阀片上的多个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1. 首先见附图1-6
2. 本实用新型包括2个前支撑杆1,2个后支撑杆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科,未经王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1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灸仪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双向力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