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的危险品远距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1095.5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2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史艳宁;范志永;李彬;李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李奎书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谱分析 技术 危险品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危险品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的危险品远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自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发现拉曼散射现象以来,由于拉曼光谱具有的信息丰富、拉曼位移与入射光频率无关、分析效率高和样品用量少等特点,拉曼光谱技术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由于不同物质分子产生的拉曼光谱谱带数目、谱带强度、位移大小等都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相关,因此拉曼光谱属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光谱。通过检测物质的拉曼光谱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成分分析,因此拉曼光谱技术是研究分子结构的重要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物质鉴定、分子结构研究、化工过程、医学医药、生物化学、考古及宝石鉴定、反恐技术等领域。
燃爆危险品因其具有的强大破坏力一直属于各国的严控物品,是安检领域的必检目标。目前常用的爆炸物探测技术有离子迁移谱、金属探测、单能X光技术、双能X光技术等。这些常用探测设备往往适用于近距探测,检查人员和设备距检查对象都较近,有的甚至是接触式检查方式,对检查人员存在潜在危险。目前适用于远距燃爆物的探测技术有远距X背散成像、THz波、毫米波等技术,但均处于试验化向产品化的转化阶段,技术产品化的成本都还处在较高阶段,难以被广泛应用。
由于拉曼光谱技术具有非接触、检测速度快、适用于各种溶剂的检测等优点,为解决现有爆炸物检测设备不能实现远距检测及成本高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安全性好的危险品远距检测装置。
在现有专利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93785.8,发明名称为基于X射线波长色散衍射危险品检测方法,所述发明包括采用在样品出射面设置截限狭缝和用Mo或Ag靶特征辐射X射线透射式波长色散衍射方法进行在线检测,反射式X射线波长色散衍射方法作现场鉴定。本实用新型能检测小包的危险品,能最终判断危险品是何种爆炸物、何种毒品;直接检测厚度几~十几cm,因检测部位是包裹小尺寸处,所以实际待测物体尺寸更大些;通过透射式X射线波长色散衍射的在线检查和反射式X射线波长色散现场鉴定,能完全正确无误地判断待测物体属何种物质,还能把包装物与危险品分开。这是其它任何非衍射方法办不到的,无可比拟的。
上述基于X射线波长色散衍射危险品检测方法存在的缺陷是:这些常用探测设备往往适用于近距探测,检查人员和设备距检查对象都较近,对检查人员存在潜在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的危险品远距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的危险品远距检测装置,包括:遥控端、无线控制单元、激光器、光学探头、分光单元、A/D转换器、数据采集单元、图像传输单元、摄像头,所述图像传输单元分别连接摄像头、无线控制单元,所述无线控制单元连接激光器和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激光器连接光学探头,所述光学探头连接分光单元,所述分光单元连接A/D转换器,所述A/D转换器连接数据采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无线发送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电源模块、控制键、图像传输模块、激光器驱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提示模块和安全保护模块,所述单片机分别连接无线发送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无线发送模块、无线接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控制单元连接提示模块,所述摄像头连接图像传输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的危险品远距检测装置具有以下显著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原理为远距拉曼技术,用于恶劣条件下对可疑危险品的远距快速鉴定,无需接触检测,可有效应用于远距危险品的探测使用,能够快速鉴别可疑物是否为易燃易爆品;检测范围广泛,包括:爆炸物、爆物前体化学品、自制炸药、混合自制炸药等,具有低成本、体积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的危险品远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的危险品远距检测装置的无线控制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01-遥控端、102-无线控制单元、103-图像传输单元、104-摄像头、105-激光器、106-光学探头、107-数据采集单元、108-分光单元、201-单片机、202-无线发送模块、203-无线接收模块、204-电源模块、205-控制键、206-图像传输模块、207-激光器驱动模块、208-数据采集模块、209-提示模块、210-安全保护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1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