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发光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1108.9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峰;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峰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邵志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发光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发光元件,特别是一种360度出光及发光色分布均衡的白光LED封装,属于通用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360度出光的白光LED封装大多由一透明基板和360度出光的LED芯片组成,例如中国专利201010278760.0,201120148195.6及201020617406.1。但它们都有发光色分布不均衡之现象。其中中国专利201010278760.0提到把透明基板和360度出光的LED芯片密封在真空玻璃管内,玻璃管内充有高导热率及高透光率材料,玻璃管的内或外壁上可有发光材料。但此发明在注入高导热及高透光率材料时容易把空气引入,形成气泡,影响发光色分布。另外中国专利201120148195.6及201020617406.1提到透明基板和360度出光LED芯片外有透明介质层及发光粉层,但没考虑到360度出光的LED芯片上下两面发光比较强,旁边发光比较弱这现象。因此类似LED封装的发光色分布不好.美国专利US2007/0139949提及了在芯片上下两面涂上更多发光粉来改善发光色分布,但此封装方法步骤多,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360度出光、发光色分布均衡及制作简单、而且色温和CRI容易控制且一致性好、成本低及高效率的LED发光元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上用透明胶安装有LED芯片,透明基板两端设有用于电连接的金属触点,所述LED芯片和金属触点之间用导线相连;还包括至少一个含第一发光粉的方形发光粉盒,各方形发光粉盒上部开设有凹槽,各凹槽内置有所述透明基板和LED芯片,所述各LED芯片上覆盖有含第二发光粉的透明介质层;所述各方形发光粉盒两侧开有孔,所述金属触点从该孔伸出连接电引出线。
所述方形发光粉盒和第二透明介质层之间设有第一透明介质层。
所述方形发光粉盒表面为不平滑表面。
所述方形发光粉盒两侧的发光粉厚度比下层发光粉厚度小。
所述基板的材料为透明的玻璃、陶瓷、蓝宝石或塑料。
所述LED芯片为蓝色芯片、红色芯片、橙色芯片或绿色芯片。
所述透明胶为硅胶、改性树脂或环氧树脂。
所述第一发光粉为黄色萤光粉、红色萤光粉、绿色萤光粉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第二发光粉为黄色萤光粉、红色萤光粉、绿色萤光粉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第一发光粉和第二发光粉的构成和浓度不同。
所述多个方形发光粉盒整体成形,整体使用或切割后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一混有第一发光粉之方形发光粉盒把一360度出光LED芯片及透明基板包著,然后涂上一混合有第二发光粉的透明介质层。通过调整方形发光粉盒每面的厚度,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以及第一发光粉及第二发光粉的构成及浓度,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一种360度出光及发光色分布均衡的白光LED封装。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AA’剖面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A、4B、4C及4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封装方法流程图。
图5A、5B、5C、5D及5E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封装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个方形发光粉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个方形发光粉盒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多个方形发光粉盒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峰,未经张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11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