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1274.9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121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温室 控制系统 | ||
1.一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相互独立设置的温室控制单元;所述的温室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制板,以及分别内置有微控制器的温湿度控制板,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板,灌溉控制板和光照强度控制板;主控制板包括第一微控制器,以及与第一微控制器连接的WSN协调器,第一按键电路和第一供电电池;用于调控通风和加热设备的温湿度控制板通过内设的第一WSN节点模块与WSN协调器连接;用于调控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板通过内设的第二WSN节点模块与WSN协调器连接;用于调控灌溉设备的灌溉控制板通过内置的第三WSN节点模块与WSN协调器连接;用于调控光照强度调节设备的光照强度控制板通过内置的第四WSN节点模块与WSN协调器连接;所述的第一WSN节点模块、第二WSN节点模块、第三WSN节点模块、第四WSN节点模块分别与对应控制板内的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第一微控制器采用S3C2410微控制器;所述的温湿度控制板,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板,灌溉控制板和光照强度控制板内置的微控制器采用单片机MSP4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微控制器上连接有GSM通信模块,主控制板通过GSM通信模块经GSM网络与用户手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制板还包括用于发射远程控制信号的遥控器;所述的遥控器包括第二微控制器,以及分别与第二微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按键电路,第二供电电池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发射器与设置在主控制板内的无线信号接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制板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微控制器上的以太网通信模块,时钟模块,液晶显示电路和储存卡数据存储模块;每个温室控制单元通过以太网通信模块经交换机与上位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湿度控制板包括与第一WSN节点模块连接的第三微控制器,以及分别与第三微控制器连接的第三供电电池、排风继电器、加热继电器和温湿传感器;温湿传感器与第三微控制器之间连接有第一A/D转换电路,排风继电器与通风设备连接,加热继电器与加热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板包括与第二WSN节点模块连接的第四微控制器,以及分别与第四微控制器连接的第四供电电池、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与第四微控制器之间连接有第二A/D转换电路,第四微控制器与二氧化碳发生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溉控制板包括与第三WSN节点模块连接的第五微控制器,以及分别与第五微控制器连接的第五供电电池、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与第五微控制器之间连接有第三A/D转换电路,第五微控制器与灌溉设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照强度控制板包括与第四WSN节点模块连接的第六微控制器,以及分别与第六微控制器连接的第六供电电池、电机驱动器、日光灯开关和光照传感器;第六微控制器与第四WSN节点模块连接,光照传感器通过第四A/D转换电路与第六微控制器连接,电机驱动器与温室卷帘驱动设备连接,日光灯开关与日光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邮电大学,未经西安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12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