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L建筑体系混凝土浇筑专用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1674.X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绪强;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固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8 | 分类号: | E04G9/0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76034 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l 建筑 体系 混凝土 浇筑 专用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建筑墙体保温与结构一体化专用混凝土浇筑模板,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CL建筑体系混凝土浇筑专用模板。
背景技术
CL网架板又称为钢筋焊接网架,是一种新型建筑保温复合板,其主要由两层或两层以上起受力或构造作用的钢筋焊网构成,其中间夹以保温板,并用三维斜插钢筋焊接成型。CL网架板在使用时需要与其专用模板配合使用,传统的CL网架板的模板由木制模板制作而成,使用时,需要在CL网架板上设置限位块并利用对接螺栓将模板与CL网架板固定,安装费时费力,不但浪费木材,且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工期长。其次,对CL网架板多次穿孔,这造成CL网架板中的保温板千疮百孔,形成冷热桥,且保温板的碎屑散落于模板内,无法清理,造成浇筑后的混凝土墙体,不符合质量要求,俗称“烂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CL网架板的模板,安装和拆卸费时费力,增加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延长了工期,且浇筑后的混凝土墙体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L建筑体系混凝土浇筑专用模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CL建筑体系混凝土浇筑专用模板,包括两组以上的模板组,所述模板组包括前后放置的两模板,所述模板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安装槽,安装槽上设有通孔,两模板组通过连接片连接固定。
通过连接片与插板甲和插板乙的配合,轻松实现两模板组即四个模板的连接,使模板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所述连接片前部的尖端和尾部分别设有限位孔甲和限位孔乙。
限位孔甲和限位孔乙的位置,对CL网架板两侧的模板起到定位作用,使浇筑后的墙体的厚度尺寸一致,省工的同时尺寸更容易掌握。
所述尖端的角度a为30°-45°。
连接片本体前部的尖端可减少对CL网架板中的保温板破坏的70%以上,杜绝了保温板的碎屑散落于模板内,造成浇筑后的混凝土墙体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现象发生。
所述连接片的前部和尾部分别设有凹槽。
凹槽的作用是,在墙体浇筑完成后,敲击连接片本体,使连接片本体在凹槽处断裂,从而轻松去除暴露在墙体外的连接片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且浇筑后的墙体的厚度尺寸一致,省工的同时墙体尺寸更容易掌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接片的主视图;
图6为连接片的俯视图。
在图中,1、模板;2、安装槽;3、连接片;4、通孔;5、插板甲;6、插板乙;7、限位孔乙;8、限位孔甲;9、尖端;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CL建筑体系混凝土浇筑专用模板,包括两组以上的模板组,所述模板组包括前后放置的两模板1,所述模板1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安装槽2,安装槽2上设有通孔4,两模板组通过连接片3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片3前部的尖端9和尾部分别设有限位孔甲8和限位孔乙7;所述尖端9的角度a为30°-45°;所述连接片3的前部和尾部分别设有凹槽10。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制作时,根据具体墙体的厚度设计连接片3的尺寸,使用时,两模板组并列放置,连接片3穿过两模板组中间安装槽2,插板甲5依次穿过左边模板的通孔4、限位孔甲8和右边模板的通孔4,最后插板乙6穿过插板甲5上的孔完成固定;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后方的两模板1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固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临沂固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16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