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浆式抗滑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2011.X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成永刚;范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永刚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6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浆式抗滑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坡体加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注浆式抗滑桩。
背景技术
在工程修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滑坡、滑坍等地质病害,这些地质病害采用人工挖孔式抗滑桩时易出现威胁施工人员的情况,且施工周期长,不利于快速有效的对地质病害体进行加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坡体加固设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注浆式抗滑桩:
它包括抗滑桩7,抗滑桩7由注浆桩体3和周围的复合地基8组成,在坡体竖直方向按环形排布设置钻孔1,钻孔1中设置有并排捆扎在一起的抗滑桩体主筋2、一次封孔注浆PVC管5和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钢管4,通过一次封孔注浆PVC管5向钻孔1中注浆形成注浆桩体3,通过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钢管4进行高压劈裂注浆形成复合地基8。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钢管4最下端1.5m范围内管壁上设置有注浆孔,注浆孔外设置有两层工程胶布。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抗滑桩7的顶部设置有联系梁6,联系梁6与抗滑桩体主筋2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钻孔和结合注浆加固的作业方式,避免了人工开挖的不足。抗滑桩的顶端设置有联系梁,通过联系梁将各注浆桩体连接在一起;当滑体厚度较大,而可能造成注浆式抗滑桩过长时,可将联系梁取消,而将注浆桩体置于坡面以下一定深度,形成埋入式抗滑桩,埋置深度以不出现滑坡从桩顶越过为原则。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安全系数高、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在坡体中的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在钻孔1的深度较大时,可以使用连接件或焊接的方法将多根主筋连接在一起,从而延长抗滑桩体主筋2的长度。抗滑桩体主筋2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钢筋、工字钢、钢管,一般情况下抗滑桩体主筋2的截面尺寸不大于钻孔的直径的1/2。
潜孔钻机成孔时严禁开水钻进,钻孔1成孔时超钻50cm,通过一次封孔注浆PVC管5进行孔底返浆式注浆,严禁在注浆过程中上拔一次封孔注浆PVC管5,待浆液流出钻孔1十秒钟后停止一次注浆。
一次注浆两小时后,通过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钢管4进行高压劈裂注浆,注浆稳定压力不得低于0.5Mpa并维持4~5min,当劈裂压力达到1.5~2Mpa的持续时间达到1min则可停止该层桩体注浆,并利用振动钻机上拔注浆钢管1.5m,然后重复进行劈裂注浆。
以此类推,直到抗滑桩7完全形成为止,同时做好注浆记录。对每批次的注浆需要进行浆体强度试验,且不得小于两组。
为提高出露于坡面的抗滑桩7的整体性,可在抗滑桩顶端之间采用框架、面板等连接结构,将各抗滑桩连接在一起。当滑体厚度较大而可能造成抗滑桩7过长时,可将联系梁6取消,将抗滑桩7埋置于坡面以下一定深度形成埋入式抗滑桩,埋置深度以不出现滑坡从桩顶越过为原则。
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永刚,未经成永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20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土地基充气锚杆
- 下一篇:一种钻孔桩泥浆风动防沉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