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棒料自动整理提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2301.4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意戈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10 | 分类号: | B21J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棒 自动 整理 提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制件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棒料自动整理提升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金属制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原料——金属棒材进行切割,然后再用加热机构加热,最后再送人热锻机中锻压。现有技术中,对金属棒料热锻加工时,一般采用人工方式,即由工人将金属棒料通过切割机进行切割后由输送装置送到输送带由人工将切好的棒料送入加热系统中进行加热至1450℃左右送出再由人工将加热好的棒料用耐高温夹具送入热锻机中锻压,这种人工操作的方式具有如下缺陷:
1、误操作机率大:由于大批棒料成箱堆积,容易造成人为将不同工件尺寸错放到料筐中,因材料尺寸不同加热时间也会不同,所以会导致加热不稳定、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2、安全性低:由于生产模式采用人工取放,在高温材料上容易因工人误操作或疲倦导致烧烫伤,或是操作热锻机时压到手指造成残疾;
3、生产效率低:现有生产模式每加工完成一根金属棒料需时65秒;
4、良品率低:由于现有生产方式须3个工人同时操作,即分别进行捡料及送料、加热好的工件送料、热锻好的工件放料的操作,这会导致生产中因配合度不够而降低良品率,良品率仅达到75%;
5、能源损耗大:由于是人工操作,通常因为工人协调性不足导致加热机空运行,能源浪费大。
由此可见,如何提供一种金属棒料自动整理提升机构,能够将接收的杂乱堆放的金属棒料自动进行整理并从底部提升至顶部,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这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棒料自动整理提升机构,能够将接收的杂乱堆放的金属棒料自动进行整理并从底部提升至顶部,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属棒料自动整理提升机构,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底端的两个旋转座,每个旋转座都连接一顶升油缸,在所述基座的顶部上设有储料提升斗,所述储料提升斗包括前端向上倾斜的底板,所述储料提升斗内设置两组以上提升板组,各提升板组的顶部由储料提升斗的下部到上部呈阶梯状设置,每个提升板组都设有一动板、一定板,所有的动板与定板交替设置,所有的定板的侧部分别与所述提升斗的内侧固定;所有的动板下端都与顶升油缸的顶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后端连接一背板,所述背板的两侧与底板的两侧之间分别设有一侧板;所述背板、侧板、底板形成一储料空间。
优选地,所述定板的两侧均与所述侧板的内侧固定。
优选地,所述提升板组沿所述背板叠放。
优选地,在所述储料提升斗中还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料满并在料满时控制倒料机构停止倒料的料位上限光电开关以及用于检测是否无料并在无料时控制倒料机构倒料的料位下限光电开关。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向上倾斜角度为30~45度。
优选地,所有动板的底部均与一动板固定板固定,所述动板固定板与顶升油缸的顶部浮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棒料自动整料提升机构通过设置储料提升斗,在储料提升斗中设置顶部呈阶梯状设置的提升板组,提升板组中设有与储料提升斗侧部固定的定板以及底部与顶升油缸连接的动板,通过交替设置的动板、定板,在顶升油缸的作用下自动地实现金属棒料的整理和提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与其他自动化设备配合,能够实现金属棒料的自动化整理上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图1中金属棒料自动整理提升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金属棒料自动整理提升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金属棒料自动整理提升机构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意戈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意戈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2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