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冷整体式不锈钢机油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2883.6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3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胡怀东;万威;席杰;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银轮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400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整体 不锈钢 机油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汽车、大型客车变速箱用水冷整体式不锈钢机油冷却器,尤其涉及带液力缓速器的变速箱用水冷整体式不锈钢机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整体式不锈钢水冷机油冷却器,其水道和油道都是由相邻两层不锈钢芯片组合形成的,通常在两层芯片间还有一层翅片,在翅片与两芯片间还会各加一层铜焊片。这种结构装配制作工艺繁琐、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且还易出现漏放铜焊片、焊接合格率不高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整体式不锈钢水冷机油冷却器水道、油道芯片装配制作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易漏放铜焊片、焊接合格率不高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加工简单、工艺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水冷整体式不锈钢机油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顶板;底板上面设有第一油道芯片;顶板下面设有第一水道芯片;第一油道芯片与第一水道芯片之间设有若干下油上水芯片,相邻两下油上水芯片之间设有上油下水芯片;所述下油上水芯片与其下部相邻的第一油道芯片/上油下水芯片之间形成油道;所述第一油道芯片与下油上水芯片之间形成的油道内设有第一油道翅片,上油下水芯片与下油上水芯片之间形成的油道内设有中间油道翅片;所述下油上水芯片与其上部相邻的上油下水芯片/第一水道芯片之间形成水道;所述下油上水芯片上设有若干向上凸出的圆台状上凸起;所述第一水道芯片和上油下水芯片上均设有用于与下油上水芯片上凸起对应连接的若干向下凸出的圆台状下凸起;底板上设有进油口、出油口;第一油道芯片、下油上水芯片、上油下水芯片上对应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底板下部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上对应设有进油口、出油口;顶板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第一水道芯片、上油下水芯片、下油上水芯片上对应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第一油道芯片、下油上水芯片、上油下水芯片、第一水道芯片均由双面带紫铜焊料覆层的不锈钢材料(T2/304/T2)制成。
所述各下油上水芯片上的进、出油口为和与其相邻上部的上油下水芯片进、出油口分别配合连接以防止油液进入水道的进、出油道凸台孔;所述进、出油道凸台孔的凸沿处分别和与其相邻上部的上油下水芯片进、出油口边沿密封连接;所述各上油下水芯片上的进、出水口为和与其相邻上部的下油上水芯片进、出水口分别配合连接以防止冷却水进入油道的进、出水道凸台孔;所述进、出水道凸台孔的凸沿处分别和与其相邻上部的下油上水芯片进、出水口边沿密封连接;将与第一油道芯片相邻的下油上水芯片进、出水口密封,以防止冷却水进入第一油道芯片与下油上水芯片之间的油道,将与第一水道芯片相邻的下油上水芯片的进、出油口密封,以防止油液进入第一水道芯片与下油上水芯片之间的水道。
本实用新型组成冷却水道的芯片采用双面带紫铜覆层焊料的不锈钢材料T2/304/T2,芯片采用密布圆台状凸起结构设计,一芯片的凸起向上凸,一芯片的凸起向下凸,两芯片组装后,使两芯片的凸起顶端面相互对齐贴合,到真空钎焊炉焊接时,凸台表面的紫铜覆层焊料融化,将两芯片通过密布的凸台面融合焊接在一起形成水道;组成油道的芯片也采用双面带紫铜覆层焊料的不锈钢材料T2/304/T2,到真空钎焊炉焊接时,芯片表面的紫铜覆层焊料融化,分别与翅片焊接在一起形成油道。在保证水道、油道强度和功能的情况下,水道层减少了内翅片和两层铜焊片,油道层减少了两层铜焊片,实现了简化操作工艺、降低成本、优化结构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N-N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B向视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第一油道芯片的结构图。
图6是下油上水芯片的结构图。
图7是图6中的J-J局部剖视图。
图8是图6中的K-K局部剖视图。
图9是上油下水芯片的结构图。
图10是第一水道芯片的结构图。
图11是顶板的结构图。
图12是底板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银轮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银轮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2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型压力容器的观察窗
- 下一篇:双动力切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