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直排式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2934.5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曲欣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L5/12 | 分类号: | A47L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2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直排式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家用直排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现阶段家用吸尘器均为收集式吸尘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吸尘器在吸气的同时从尾部排出气体,会使室内未清洁的地面上的灰尘吹起,不利于室内空气清洁。
2.吸尘器滤网长期使用会老化,造成细小灰尘外溢,污染环境,有害身体健康。
3.吸尘器收集箱中的灰尘不易清除,吸尘器收集箱灰尘清除繁琐,过程不卫生。
4.吸尘器滤网上的积灰若清洁不及时,使得灰尘饱和,将导致吸尘功能下降,易造成电机过热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家用直排式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家用直排式吸尘器,包括内设风机的主箱;所述主箱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软管,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连接有吸头;所述第二软管连接有软管箱;所述软管箱连接有第三软管;所述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相互贯通。
所述主箱包括风机、大孔过滤网和集物箱体;所述风机前端配设大孔过滤网;所述大孔过滤网前端设置集物箱体;所述集物箱体和大孔过滤网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集物箱体前端配设第一软管。
所述主箱上设置有提手和背带。
所述第三软管末端设置有排气口固定件。
所述排气口固定件沿径向等角度设有5个弧形的支脚。
目前,家庭室内灰尘大都为细小棉毛、皮屑和少量灰土,直接排出室外不会造成室外环境污染,因此本专利采用不设置灰尘收集箱的技术方案,吸尘器尾部设置排气波纹软管,直接将吸入细小灰尘由窗户排到室外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吸尘过程中灰尘的外溢。另外在风机前端设置大孔过滤网,用于收集较大的异物,从而有效防止较大异物进入风机,避免异物阻碍风机运转。大异物积满后可将集物箱体拆下清洗,操作较为方便。该吸尘系统为无阻力管道式,功率较低,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箱、1a-集物箱体、1b-大孔过滤网、1c-风机、1d-提手、1e-背带、2-吸头、3-第一软管、4-第二软管、5-软管箱、6-第三软管、7-排气口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家用直排式吸尘器,包括内设风机1c的主箱1;所述主箱1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软管3,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软管4;所述第一软管3连接有吸头2;所述第二软管4连接有软管箱5;所述软管箱5连接有第三软管6;所述第二软管4和第三软管6相互贯通。
所述主箱1包括风机1c、大孔过滤网1b和集物箱体1a;所述风机1c前端配设大孔过滤网1b;所述大孔过滤网1b前端设置集物箱体1a;所述集物箱体1a和大孔过滤网1b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集物箱体1a前端配设第一软管3。
室内的空气被吸进吸头2,经过大孔过滤网1b的过滤后,在风机1c的驱动下,再依次经过第二软管4、软管箱5和第三软管6后排至室外。本除尘器采用了无阻力管道式排气的方式,功率较低,节能环保。
所述主箱1上设置有提手1d和背带1e。由于采用了无阻力管道式排气的方式,本吸尘器体积小,重量轻,增添提手1d和背带1e后,提高了设备的移动性,方便携带。
作为优选,所述主箱1底部设置有滑轮,提高了吸尘器的移动性。
由于该吸尘器系统阻力小,可采用小型的风机1c。
所述第三软管6末端设置有排气口固定件7。排气口固定件7用以将第三软管6的末端(即排气口)固定在窗沿。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口固定件7为定位爪。定位爪沿径向等角度设有5个弧形的支脚,用以勾住窗沿,起到定位的作用。
所述第一软管3、第二软管4、和第三软管6为伸缩式波纹管,所述软管箱5用以收纳第二软管4和第三软管6,在增加吸尘器工作范围的同时减小了吸尘器的占用空间。因此,当需要清除距离较远的灰尘,可将第二软管4和第三软管6抽出软管箱5;当清扫范围较小时,可将第二软管4和第三软管6收容至软管箱5。
使用时,手提吸尘器主机,将外排端固定在开启的窗户上。固定第三软管6的末端后,开启电源移动吸尘。本吸尘器的直排式吸尘方式不会使室内未清洁的地面灰尘吹起,不会造成细小灰尘外溢,吸尘器清理过程卫生,操作简单。
作为另一种优选,可将第三软管6的末端插入厕所的排污口,吸尘器尾气及粉尘就近直接排入厕所下水地漏。
本实用新型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2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