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雷型光纤收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3257.9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1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锡;曾强;周正;粟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H02H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366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雷 光纤 收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收发器领域,提供了一种防雷型光纤收发器。
背景技术
信息化建设的突飞猛进,人们对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媒体通信的需求日益旺盛,以太网宽带接入方式因此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传统的5类线电缆只能将以太网电信号传输100米,在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方面已不能适应实际网络环境的需要。与此同时,光纤通信以其信息容量大、保密性好、重量轻、体积小、无中继、传输距离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收发器正是利用了光纤这一高速传播介质很好的解决了以太网在传输方面的问题。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网络建设时直接使用光纤为传输介质建立骨干网,而内部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一般为铜线,如何实现局域网同光纤主干网相连呢?这就需要在不同端口、不同线形、不同光纤间进行转换并保证链接质量。光纤收发器的出现,将双绞线电信号和光信号进行相互转换,确保了数据包在两个网络间顺畅传输,同时它将网络的传输距离极限从铜线的100米扩展到100公里(单模光纤)。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基础建设时,通常更多地关注路由器、交换机乃至网卡等用于节点数据交换的网络设备,却往往忽略介质转换这种非网络核心必不可少的设备。特别是在一些要求信息化程度高、数据流量较大的政府机构和企业,网络建设时需要直接上连到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骨干网,而企业内部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一般为铜线,确保数据包在不同网络间顺畅传输的介质转换设备成为必需品。
光纤收发器一般应用在以太网电缆无法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同时在帮助把光纤最后一公里线路连接到城域网和更外层的网络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了光纤收发器,也为需要将系统从铜线升级到光纤,为缺少资金、人力或时间的用户提供了一种廉价的方案。光纤收发器的作用是,将我们要发送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发送出去,同时,能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我们的接收端。
随着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用户对业务的需求逐渐向对媒体宽带业务转变,各种宽带接入网技术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光纤凭借其传输的高宽带和高可靠性,加上各种光纤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光纤宽带接入网成为接入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快速以太网光纤收发器既能便于用户接入网的升级,又可以保护原有的铜缆投资,成为市场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带宽充足,性能稳定、高可靠性、低价位的多模快速以太网收发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雷型光纤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雷模块,电源模块、网络隔离变压器、RJ-45接口、光电快速以太网转换器和光收发一体化模块,所述防雷模块接在电源模块输入端口端,网络隔离变压器连接RJ-45接口与光电快速以太网转换器,光收发一体化模块连接光电快速以太网转换器。
所述防雷模块包括压敏电阻RV1、压敏电阻RV2、线绕电阻R和陶瓷气体放电管,所述压敏电阻RV1一端接电网,压敏电阻RV1另一端串联陶瓷气体放电管后接地,压敏电阻RV2前端通过线绕电阻R接电网,压敏电阻RV2另一端接地。
还包括PCB电路板,PCB电路板采用四层电路板,电源线与地线布置与中间两层。
本实用新型因为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以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的压敏电阻RV1与陶瓷气体放电管串联后接地,RV1与陶瓷气体放电管串联主要是泄放L线上感应雷击浪涌电流,压敏电阻RV1、压敏电阻RV2短路失效后,陶瓷气体放电管可将其与电源电路分离,不会导致失火现象。RV2前端线路上串联了一个线绕电阻R,当此RV1短路失效时,线绕电阻R可起到保险丝的作用,将短路电路断开,压敏电阻属电压钳位型保护器件,其钳位电压点即压敏电阻参数选择相对比较重要。
二、本实用新型PCB电路板,PCB电路板采用四层电路板,电源线与地线布置与中间两层。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因为电源线和地线的分布所产生的分布电容,从而减少电磁干扰,同时由于电源线与地线的表面积增大,可以大大改善主电路板的供电特性和散热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32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楼栋型光接收机
- 下一篇:一种抗电磁干扰的光收发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