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与面部形成密闭呼吸腔的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3534.6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7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昀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9/06;A62B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部 形成 密闭 呼吸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罩,具体涉及一种可与面部形成密闭呼吸腔的口罩,避免穿戴时未经过滤的外界空气因口罩与面部之间存在缝隙而被吸入。
背景技术
口罩用于阻止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可见或不可见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从而不会给人体带来不好的影响。
市场上常见的口罩多为多层纱布口罩及过滤层口罩,二者是由作为罩体的纱布或过滤层实现过滤,为了保证过滤效果,纱布或透气层的透气性降低,因而影响正常呼吸,甚至造成呼吸困难。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有人提出了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前提下通过风机提高气流过滤量来实现人体正常呼吸的需求。但是,所述具有风机的口罩虽然可以提供足够的气流,但在设计时忽略了罩体与与面部形状的密合程度,穿戴时未经过滤的外界空气会从口罩与面部之间的缝隙而被吸入,降低穿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口罩在穿戴时未经过滤的外界空气会从口罩与面部之间的缝隙而被吸入,降低穿戴效果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与面部形成密闭呼吸腔的口罩,避免穿戴时未经过滤的外界空气因口罩与面部之间存在缝隙而被吸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与面部形成密闭呼吸腔的口罩,包括罩体、连接在罩体上的系挂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罩体由柔软且具有刚性的非透气材料制成,所述的罩体上设有进气口、透气孔、过滤芯、风机、供所述风机工作的电源、控制风机工作的控制电路、排气孔、贴合气囊,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所述的贴合气囊呈环圈状而在其中间部位形成凹陷的呼吸腔,所述的贴合气囊具有充气口,所述的排气孔经排气通道与所述的排气口相通,所述的进气口经进气通道与所述的透气孔相通,所述的过滤芯、风机位于所述的进气通道中,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还与所述的贴合气囊充气口相通。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充气口包括一单向进气阀,为所述的贴合气囊还配置一卸压阀。具体的,所述的单向进气阀与卸压阀分体设置或一体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设有旁路气口,所述的旁路气口对应所述的充气口且所述的旁路气口与充气口位于一封闭的空间内或者所述的旁路气口与所述的充气口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过滤芯位于所述风机之前或之后;所述的过滤芯可更换地装配在所述的进气通道中。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开关为调速开关;所述的罩体上设有充电接口。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透气孔为多个且相对于所述的呼吸腔分散分布。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排气孔对应所述呼吸腔的中间部位。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罩体由内层、外层构成两层结构,过滤芯、风机、电源、开关装配在内层与外层的夹层中并设置在罩体的边缘部位。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层、外层可脱卸地装配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过滤芯实现过滤,通过风机提高气流过滤量来实现人体正常呼吸的需求;过滤芯可更换,令口罩可以长久多次使用;
2、通过风机为贴合气囊充气,穿戴时贴合气囊接触在面部,保证口罩与面部的密合程度,避免穿戴时未经过滤的外界空气因口罩与面部之间存在缝隙而被吸入;
3、通过为贴合气囊配置的单向进气阀、卸压阀,可以将贴合气囊内的气压控制在合适的压力,使穿戴舒适;
4、不使用时,可以将贴合气囊内的空气排出,必要时,为了避免损坏过滤芯,可将过滤芯取出,折叠口罩以便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与面部形成密闭呼吸腔的口罩的外侧面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与面部形成密闭呼吸腔的口罩的内侧面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图5为图1的左视图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左视图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罩体,11-内层,12-外层,13-透气孔,14-排气孔,15-排气通道,16-单向阀,17-进气通道;
02-系挂件;
03-过滤芯;
04-风机;
05-电源;
06-开关;
07-贴合气囊,71-充气口,72-单向进气阀,73-卸压阀;
08-呼吸腔;
09-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昀,未经胡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3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