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胆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5660.5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1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姚本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本海 |
主分类号: | H01R13/187 | 分类号: | H01R13/1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插座,其中特别涉及到这种插座的具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供电插座,内部接插件基本都是由铜合金片制成,工作时是利用材料的弹性力来夹持住插头插脚,而实现接插导电的,由于接插件承受着插头插脚的反复挤压和过电流发热等因素影响,极易产生形变和失去弹性夹持力,从而导致接插件对插脚的接触面积减少、接插稳固性下降和导电不良等现象发生,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插脚松脱或产生电弧烧毁插座的现象。各国电器厂商为了提高接插件的夹持力和使用寿命,多采用加厚铜片的办法来提升接插件的抗变形能力,但最终也未能彻底排除插座使用不可靠的问题,致使各种用电事故甚至火灾频发。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传统插座进行可靠性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弹胆插座,其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插接稳固,更换便捷,从而构成为一种创新结构的供电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弹胆插座,主要是由凹形安装座、嵌装于安装座内的多只柱状弹胆、与安装座实现导电连接的导线和盖装于安装座开口端的带孔盖板所构成。所述的安装座,外观呈凹形,开口端设置有多个内沉的、形状与弹胆柱体相匹配的嵌装孔,孔底分别配置有接线螺丝组件。所述的弹胆,外观呈多边形柱体状,嵌装在嵌装孔内,在其上端面中部,制有内凹的接插孔。所述的带孔盖板,盖装在安装座开口端的上方,板面上开有多个与弹胆按插孔位置相对应的通孔。
插头的插脚穿越通孔与弹胆接插孔相连接,弹胆底端与接线螺丝组件的内侧相连接,导线端头与接线螺丝组件的外侧相连接,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组装与导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一是解决了接插件与插头插脚之间接触面积偏小的问题。二是利用弹胆的环型弹性夹持力夹紧插脚,既可以节约铜材,又提高了接插稳固性。三是能够成组制地灵活重组与更换弹胆,提高了插座的普适性与维修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弹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胆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胆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座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举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中:01.弹胆A 02.上端面 03.接插孔 05.弹胆B 06.下段07.上段 08.接插孔 10.弹胆C 11.接插孔 12.孔壁 13.金属薄片20.插座 21.安装座 22.导线 23.带孔盖板 24.开口端 25.嵌装孔26.接线螺丝组件 27.通孔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弹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01)是弹胆A,外观呈“D”形柱体状,采用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制成,在其上端面(02)中部,设置有内凹的接插孔(03)。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胆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的(05)是弹胆B,外观呈矩形柱体状,柱体的下段(06)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制成,上段(07)由具有弹性的非导电材料制成,发挥绝缘保护下段(06)的作用,在其上端面(02)中部,设置有内凹的、贯通弹胆(05)的接插孔(08)。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胆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的(10)是弹胆C, 外观呈多边形柱体状,是在图2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在接插孔(11)下段(06)的孔壁(12)上,设置有多片“L”形的金属薄片(13)而构成。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座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的(20)是插座,是由凹形安装座(21)、弹胆A(01)或弹胆B(05)或弹胆C(10)、条状导线(22)和带孔盖板(23)所组装构成。所述的安装座(21),外观呈凹形,开口端(24)设置有多个内沉的、形状与弹胆柱体相匹配的嵌装孔(25),孔底分别配置有接线螺丝组件(26),孔内嵌装有弹胆A(01)或弹胆B(05)或弹胆C(10),条状导线(22)的端头分别与接线螺丝组件(26)实施安装与导电连接。所述的带孔盖板(23),盖装在安装座(21)开口端(24)的上方,板面上开有多个与弹胆接插孔(03)或接插孔(08)或接插孔(11)位置相对应的通孔(27)。
插头的插脚穿越通孔(27)与接插孔(03)或接插孔(08)或接插孔(11)相连接,在弹胆的环型弹性抓握力作用下实现了可靠接插。接线螺丝组件(26)的内侧与弹胆A(01)或弹胆B(05)或弹胆C(10)下端面相接触,外侧与导线(22)端头相连接,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导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本海,未经姚本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56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焊接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 下一篇:螺旋控制餐盘发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