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黑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5756.1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7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孙聪;孔静怡;张祎慧;张俊伟;占添乐;房静;李然;魏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B43L1/10 | 分类号: | B43L1/10;G03B21/5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黑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具,特别是具有投影和书写功能的两用黑板装置,属书写绘图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黑板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用具。传统黑板存有诸多弊端,含有石膏的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文字和擦拭黑板上的文字时,都会产生粉尘污染,这种污染不仅对于长期执教的教师会造成呼吸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对于讲台下的学生也会产生不利于健康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各类学校中迅速普及,多媒体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减少了教师板书的使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室内的粉尘污染。多媒体教学需要使用投影幕布,通常投影幕布悬挂在黑板上部,需要投影时将投影幕布落下,落下的幕布会占用黑板的大部分面积,此时若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在黑板上做一些注释或扩展讲解时带来了难题,要么需升起幕布,要么只能利用黑板未被幕布占用的有限面积进行讲解,很是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既可以书写板书、又可以清晰显示投影图像的两用黑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两用黑板装置,特别之处是:它包括框架和与框架固定的透明玻璃的黑板主体,在黑板主体背面黏贴全息透明投影膜,黑板主体后部设有一排同步转动的三棱柱,各三棱柱的侧表面相对黑板主体的设置方位一致,各三棱柱侧表面上设有塑胶彩纸层。
上述两用黑板装置,所述各三棱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转动轴和下转动轴,上、下转动轴的轴线与三棱柱的几何中心重合,上转动轴与固定在框架上部的上支座转动配合,下转动轴与固定在框架下部的下支座转动配合,下转动轴上设有转动轮,两相邻三棱柱的转动轮经惰轮形成传动连接;所述装置还设有电机,电机固定在框架下部、位于端部三棱柱的旁侧,电机输出轴上设置主动轮,主动轮与端部三棱柱的转动轮接合。
上述两用黑板装置,所述各三棱柱不同侧表面上塑胶彩纸层的颜色不同,各三棱柱相对黑板主体方位相同的侧表面上的塑胶彩纸层的颜色相同。
上述两用黑板装置,所述各三棱柱的高度与黑板主体高度匹配。
上述两用黑板装置,所述装置还设有移动板擦机构,移动板擦机构包括板擦滑块和板擦滑轨,两条板擦滑轨分别固定在框架上部和下部,板擦滑块与板擦滑轨滑动配合,板擦滑块对应黑板主体的面上设有板擦,板擦的刷毛与黑板主体正面接触。
上述两用黑板装置,所述相邻两下支座之间设有惰轮支座,惰轮的中心安装惰轮轴,惰轮轴与惰轮支座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兼具书写黑板和投影幕布的双重功效,其主要优点如下:1、黑板本体采用透明钢化玻璃,由水性笔或油性笔在黑板上书写,彻底解决粉笔所产生的粉尘污染问题;2、在黑板本体背面黏贴全息透明投影膜,可直接在黑板上显示投影内容,摒弃投影幕布的使用,在简化教学用具的同时,给教师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3、在黑板主体后部设置一排可同步转动三棱柱,各三棱柱通过其侧表面上设置的塑胶彩纸层形成黑板主体的背景,可以选择性的根据教学内容操作三棱柱组转动到不同色彩面,利用不同色彩的的黑板背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点的记忆,还可以方便的更换塑胶彩纸层的颜色;4、板擦装置可快速方便将黑板擦拭干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未按比例)。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框架,2、黑板主体,3、全息透明投影膜,4、板擦滑轨,5、板擦滑块,6、板擦,7、三棱柱,8、上支座,9、上转动轴,10、转动轮,11、下转动轴,12、下支座,13、惰轮,14、惰轮轴,15、惰轮支座,16、电机,17、主动齿轮,18、塑胶彩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5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