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5807.0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严圣军;沈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楹之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固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电器产品一般都需要通过电缆线来连接外部电源和内部元器件,安规要求电缆线在使用时能满足在一定的拉力下不被拉动的测试要求,同时对于有IP65防护要求的产品,线缆与产品壳体连接处的防水防尘也是一个设计重点,所以通常需要有一个器件将电缆线紧固在产品外壳上不被拉动,同时又能满足IP防护等级要求。
目前市场上此类典型的电缆固定器都是采用螺母旋转后挤压密封圈变形的结构来实现线缆的紧固和防水(如PG电缆接头),这种方式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存在外形尺寸偏大的问题,比方说紧固外径Φ6.5mm的电缆的固定器外形至少为Φ18mm,因此在一些狭小的空间内无法匹配安装。其他一些简易的固定器(如线扣、扎带),虽然尺寸缩小了,但是不能满足IP65的防护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缆固定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固定电器产品的电缆线的电缆固定扣,所述电缆固定扣包括弹性密封件以及外壳,所述弹性密封件呈管状,其套设于所述电缆线上,所述外壳呈管状,其具有可置容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内腔以及可轴向挤压所述弹性密封件的顶部,所述内腔高度小于所述弹性密封件的高度,所述顶部的中心处具有可容所述电缆线通过的孔口,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弹性密封件以及电缆线外,且通过螺钉与电器产品的壳体轴向固定。
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内径与所述电缆线的外径适配,所述外壳的内径与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外径适配,所述孔口与所述电缆线适配。
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底部具有密封片,所述外壳的底部具有用于压住所述密封片的盘体,所述密封片以及盘体上具有对称的轴向螺钉通孔,所述外壳通过穿过所述轴向螺钉通孔的螺钉与电器产品的壳体轴向固定。
所述密封片的底部具有轴向延伸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电器产品的壳体的电缆线孔适配。
所述密封片以及盘体均为菱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占用空间小,不但能满足安规对于电器件外部电缆的拉力测试要求,同时还能达到IP65的防护等级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固定电器产品20的电缆线21的电缆固定扣1100。
电缆固定扣1100包括弹性密封件1110以及外壳1120。
弹性密封件1110呈管状,其套设于电缆线21上。
外壳1120呈管状,其具有可置容弹性密封件1110的内腔以及可轴向挤压弹性密封件1110的顶部1121,内腔高度小于弹性密封件1110的高度,顶部1121的中心处具有可容电缆线21通过的孔口,外壳1120套设于弹性密封件1110以及电缆线21外,且通过螺钉1130与电器产品20的壳体22轴向固定。
由于外壳1120的内腔高度小于弹性密封件1110的高度,螺钉1130未锁紧时,弹性密封件1110与外壳1120之间具有轴向的间隙,参见图2;
在螺钉1130锁紧过程中上述间隙逐步减小直至完全贴合,参见图3,由于弹性密封件1110通常均由软性橡胶材料制成,其硬度小于外壳1120的硬度,因此,在螺钉1130锁紧后,弹性密封件1110会受到纵向挤压,产生径向变形,使变形后的弹性密封件1110充满外壳1120的内腔。
由于电缆线21外层与弹性密封件1110都是软性橡胶材料,所以在两者挤压变形到一起后,不但能满足安规对于电器产品外部电缆的拉力测试要求,同时还能达到IP65的防护等级要求。
优选地,弹性密封件1110的内径与电缆线21的外径适配,外壳1120的内径与弹性密封件1110的外径适配,孔口与电缆线21适配。
弹性密封件1110的底部具有密封片1111,外壳1120的底部具有用于压住密封片1111的盘体1122,密封片1111以及盘体1122上具有对称的轴向螺钉通孔,外壳1120通过穿过上述轴向螺钉通孔的螺钉1130与电器产品20的壳体22轴向固定。对于固定Φ6.5mm外径的电缆线,仅需13mm空间即可安装,相比传统电缆固定结构需占用的最小空间为18mm,大大降低了占用空间,满足狭小空间的安装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楹之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楹之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5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