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压管防护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6024.4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2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艳 |
主分类号: | G01L19/06 | 分类号: | G01L1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周长义;崔民海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压管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水利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江河水闸大坝测压管和防护筒。
背景技术
目前,测压管都是设在由砖砌的测压井或是混凝土管和砼盖板装配而成的测压井内,每次观测前都要费力将盖板其移开,笨重而不方便。由于该盖板密封性不好,又置于堤坡上,不能时时监管,经常受到破坏,导致测压井内掉入泥土、石块、杂草等污物。长时间沉积管底形成淤泥等,因测压管直径小,高达十几米左右,清污难度大,耗费人力多,且无法彻底清除,影响了观测精度,对江河水闸大坝所受压力的分布情况及对水闸可能出现的安全运行分析不能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目前测压井的弊端,设计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确保测量精度的测压管防护筒。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测压管防护筒,设有套筒,套筒的下端设有固定脚,套筒的上部开有锁孔,与套筒配合设有筒盖,筒盖上开有沉头孔,沉头孔内设置锁头,锁头下面是锁杆,锁杆下端为锁钩;所述锁头为圆柱体,锁头内开有方孔,与方孔配合设有方形扳手,可用方形扳手转动锁头;所述的锁头、锁杆及锁钩为一体结构;且整体能在沉头孔中转动。所述的锁钩与套筒的锁孔相配合,锁钩能在锁孔内旋进旋出,且锁孔开在锁钩相对直径的一侧,这样当锁钩转到相对的直径线时,锁钩被限位,不至于从锁孔中转出,当锁钩反向转动时,可方便的由锁孔中转出。所述的筒盖上至少开有两个沉头孔,且分别设置锁头、锁杆及锁钩;所述的套筒上至少相对锁钩开有两个锁孔。另外,与筒盖配合设有筒盖套圈,用于保护筒盖。本实用新型是在施工时,将套筒套在测压管上,套筒的下端的固定脚砌在井壁内,加以固定。井沿上设置筒盖套圈,筒盖相对套筒设在筒盖套圈内。用方形扳手转动锁头,使锁钩旋进锁孔内,锁定。本实用新型
能防止垃圾及其它污物进入压力管内,即使打开筒盖时有少许污物进入,只能掉入到套筒外,不会直接掉入测压管内。筒盖用铸铁制成,不易被破坏,开启工具为专门制作,开启后,锁头提起,可做为把手,用来将筒盖移开,单人即可运作,轻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保护测压管不受损坏,达到正常观测的目的,对分析涵闸安全提供正确的数据分析,制作成本低,彻底解决了测压管清污难的烦恼。该装置适宜任何涵闸测压管、沉陷点的保护装置安设,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套筒上开设锁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方形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筒,2、固定脚, 3、锁孔, 4、筒盖,5、沉头孔,6、锁头,7、锁杆,8、锁钩,9、方孔,10、方形扳手,11、筒盖套圈,12、井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测压管防护筒,设有套筒1,套筒1的下端设有固定脚2,套筒1的上部开有锁孔3,与套筒1配合设有筒盖4,筒盖4上开有沉头孔5,沉头孔5内设置锁头6,锁头6下面是锁杆7,锁杆7下端为锁钩8;所述锁头6为圆柱体,锁头6内开有方孔9,与方孔9配合设有方形扳手10,可用方形扳手10转动锁头 6;所述的锁头6、锁杆7及锁钩8为一体结构;且整体能在沉头孔5中转动。所述的锁钩8与套筒1的锁孔3相配合,锁钩8能在锁孔3内旋进旋出,且锁孔3开在锁钩8相对直径的一侧,这样当锁钩8转到相对的直径线时,锁钩8被限位,不至于从锁孔3中转出,当锁钩8反向转动时,可方便的由锁孔3中转出。所述的筒盖4上至少开有两个沉头孔5,且分别设置锁头6、锁杆7及锁钩8;所述的套筒1上至少相对锁钩8开有两个锁孔3。另外,与筒盖4配合设有筒盖套圈11,用于保护筒盖4。本实用新型是在施工时,将套筒1套在测压管上,套筒1的下端的固定脚2砌在井壁12内,加以固定。井沿上设置筒盖套圈11,筒盖4相对套筒设在筒盖套圈11内。用方形扳手10转动锁头6,使锁钩8旋进锁孔3内,锁定。
本实用新型能防止垃圾及其它污物进入压力管内,即使打开筒盖时有少许污物进入,只能掉入到套筒外,不会直接掉入测压管内。筒盖用铸铁制成,不易被破坏,开启工具为专门制作,开启后,锁头提起,可做为把手,用来将筒盖移开,单人即可运作,轻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艳,未经张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6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急照明光缆及采用该光缆的应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灯筒安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