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按钮制成一体的支撑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6517.8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曹宣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13/86 | 分类号: | H01H13/86;H01H13/705;H01H13/04;H01H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光军;李云霞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钮 制成 一体 支撑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装置的机械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的与按钮制成一体的支撑面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中,按钮往往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构造物分别独立地制造之后再组装到一起。由此带来成本较高和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另一方面,已知的所谓一体型按钮通常是采用薄膜开关,其仍然需要与电子装置的壳体或电子装置内部的支撑构造物等机械构造物进行结合,且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仍存在成本较高和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按钮制成一体的支撑面板,由此将原先的两个独立部件整合为一个部件,从而简化制造和装配工序,由此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与按钮制成一体的支撑面板,该支撑面板具有开口,开口内部布置有按钮,开口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臂,弹性臂整体呈平板状且一端连接到按钮的外边缘、另一端连接到开口内壁。
可选地,弹性臂表面与支撑面板的表面之间形成高度差,弹性臂表面低于支撑面板的表面。
可选地,弹性臂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臂与按钮的连接位置的连线经过按钮的重心。
可选地,弹性臂的至少一个侧边与开口内壁之间形成狭缝。
可选地,一个弹性臂连接于按钮的一侧,另一弹性臂连接于按钮的相反侧,且每个弹性臂的两个侧边与开口内壁之间形成狭缝。
可选地,弹性臂与按钮的连接处以及弹性臂与开口内壁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可选地,弹性臂呈一字型、L型或U型。
可选地,开口包含至少一个突出的扇形区域,弹性臂具有与扇形区域的开口内壁平行的弧形部分。
可选地,支撑面板为移动电话的壳体或移动电话内部的支撑构造物。
可选地,按钮的背面形成辅助肋,辅助肋和与其面对的支撑面之间的间隙大于按钮的行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以往分别独立制造之后再组装到一起的按钮和用于支撑按钮的支撑面板被整合为一个部件,由此可以一次制造出与按钮一体的支撑面板,省去装配工序,从而能够缩短作业时间以提高效率且能够降低成本。而且,按钮通过弹性臂与支撑面板连接,能够确保良好的按压感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与按钮制成一体的支撑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与按钮制成一体的支撑面板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e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与按钮制成一体的支撑面板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与按钮制成一体的支撑面板的要部示意图。
图5a和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与按钮制成一体的支撑面板的要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支撑面板1、按钮2和弹性臂3被制成一体。具体地,支撑面板1形成有开口4,按钮2位于该开口4内。弹性臂3整体呈平板状,且一端连接到按钮2的外边缘,另一端连接到开口4内壁。优选地,如图1所示,弹性臂3的两个侧边与开口4内壁之间形成狭缝。换个角度来看,开口4包含向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的第一狭缝部分5和第二狭缝部分6,第一狭缝部分5和第二狭缝部分6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臂3。
优选地,使两个弹性臂3与按钮2的连接位置的连线经过按钮2的重心,以通过两个弹性臂3有效地支撑按钮2使其不向上下左右中的任意一侧倾斜。在此,经过按钮2的重心,并非指精确地经过按钮2的重心,也包括经过按钮2的重心附近的情形。两个弹性臂3与按钮2的连接位置的布置,只要能够保证按钮2沿周向均匀受力从而避免其向某一侧倾斜即可。
弹性臂3用于产生弹性变形,以在用户按压按钮2时,使按钮2能够向下移动而执行相应功能。因此,弹性臂3在使用时会反复变形,容易产生疲劳破坏。为了防止疲劳破坏,使其具有符合要求的耐久性(例如,能够保证按压几万次),可适当设计弹性臂3的形状和长度、宽度、厚度尺寸。优选地,按钮2的行程设置为0.2mm。相应地,弹性臂3的厚度优选为1mm以下,弹性臂3的宽度优选为1mm以上。
而且,为了防止弹性臂3与周边的部件发生干涉,优选地在弹性臂3表面与支撑面板1的表面之间形成高度差,使弹性臂3表面低于支撑面板1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臂3兼起到对按钮2进行定位和引导按钮2移动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65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活化无氰化学镀铜溶液及其镀铜工艺
- 下一篇:钕铁硼铁氧体防腐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