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血循环机电机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6869.3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3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太阳电子(福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A61H2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血 循环 机电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血循环机电机模块。
背景技术:
气血循环机的普及使用已经有许多年头了,其功能较为单一,制造业者也没做出过多的功能延伸,只是在使用者站立的稳定性方面做出许多贡献。现有气血循环机包括有壳体、电机、振动盘和电控模块;振动盘定位在壳体顶面,并由电机驱动产生振动,电机和电控模块设在壳体内部,电控模块的控制键设在壳体顶面上,方便人们操作。该气血循环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高速旋转带动偏心块,驱动振动盘产生高频振动,人需站立在该振动盘上,使得整个身体产生高频抖动,达到气血循环的作用。由于采用高功率电机,故电机需设计有散热风扇,现有电机是一端带风扇,另一端带动偏心块,占用两端空间,导致气血循环机的机身较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散热风扇和偏心块安装在电机输出轴同一端上的气血循环机电机模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血循环机电机模块,包括电机、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偏心块和散热风扇,其特征是偏心块和散热风扇安装在电机输出轴的同一端上,散热风扇锁固在偏心块上。
所述散热风扇成圆盘形结构,上表面具有一能容纳所述偏心块的承凹,下表面设有辐射状的风叶;所述承凹中设有螺丝座,偏心块上开设有对应的螺丝孔,所述承凹上的螺丝座插入偏心块上的螺丝孔中,并借助螺丝将散热风扇锁固在偏心块上。
所述散热风扇的承凹与偏心块之间具有一月牙槽,该月牙槽上开设有导气槽孔。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将散热风扇和偏心块安装在电机输出轴的同一端上,现有该设备偏心块和散热风扇分别设置于电机的前后两端,分别占用高度空间;再则,偏心块沉设于散热风扇的承凹中,降低偏心块占用的厚度,从而降低了整机的高度,增强人体在使用该设备的稳定性,减少了各方面的成本,又为固定散热风扇提供便利,其可直接锁固在偏心块上,再将偏心块锁固在电机输出轴上,也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电机模块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电机模块立体示意图
图3散热风扇立体示意图
其中
1—电机 11—输出轴 2—偏心块 21—螺丝孔
3—散热风扇 31—承凹 32—风叶 33—螺丝座
34—月牙槽 35—导气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气血循环机电机模块,包括电机1、偏心块2和散热风扇3;偏心块2和散热风扇3安装在电机输出轴11的同一端上。
上述散热风扇3成圆盘形结构,上表面具有一承凹31,该承凹31能容纳下偏心块2,也即偏心块2能没设在其中,以节省厚度;该承凹31中设有螺丝座33,偏心块2上开设有对应的螺丝孔21,装配时,承凹31上的螺丝座33插入偏心块上的螺丝孔21中,并借助螺丝将散热风扇3锁固在偏心块2上,可降低电机模块整体的厚度,使得气血循环机做的更薄,使用更为稳定。如图3,散热风扇3的下表面设有的辐射状风叶32,可对着电机1的端盖,向电机1内部输送气流,提高散热效率;另外,为沟通散热风扇3上、下表面的气流,在散热风扇的承凹31与偏心块2之间具有一月牙槽34,该月牙槽34上开设有导气槽孔35,进一步改善气流走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太阳电子(福安)有限公司,未经金太阳电子(福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68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