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多功能线圈的蓝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7037.3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8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董永政;李朋栓;刘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永政;李朋栓;刘晓杰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H04B5/00;A61B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功能 线圈 蓝牙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蓝牙设备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线圈的蓝牙设备。
背景技术
带NFC功能的蓝牙耳机越来越普及,NFC近场接触后,无需输入连接码,可直接实现蓝牙与设备的连接。
无线充电和NFC共用同一线圈的方案也已经成熟。
低端的助听器无法实现听力测试曲线的补偿,高级助听器的使用初期需要专业的测试人员进行听力测试,然后再把听力补偿曲线写入助听器,操作费时费力。助听器与蓝牙耳机的结合已有报道,但使用方面并不是很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在于,提出蓝牙和助听功能自动切换的方案,利用多功能线圈的设计,以实现无线充电,NFC,和包括助听器兼容的语音信号传输的功能,并利用系统的自带芯片实现听力测试和补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功能线圈的蓝牙设备。包括:线圈,麦克风单元,电池,扬声器,蓝牙天线,无线充电及电源管理单元,NFC单元,音频解码单元,蓝牙单元,开关控制单元,听力补偿放大单元,音频解调单元。
本专利的蓝牙设备包括:多功能线圈单元,用于无线充电,NFC和语音等信息的传输;多功能线圈单元与无线充电单元、NFC单元、音频解调单元、控制开关单元相连接;无线充电单元包括电池管理单元,并连接电池单元;NFC单元用于近场通信识别;音频解码单元解码从NFC单元来的音频编码信号。音频解调单元用于解调多功能线圈单元调制过的音频信息;控制开关单元、音频解调单元、音频解码单元相连,实现音频信号调制和编码过的音频信号的切换。麦克风单元用于拾取周围环境中的音频信号,其连接控制开关单元和蓝牙单元;蓝牙单元接入蓝牙天线,蓝牙单元的下行音频端接入控制开关单元;控制开关单元至此有四类信号输入,分别是麦克风单元,蓝牙单元的下行音频端,音频解调单元和音频解码单元。控制开关单元的输出接到听力补偿放大单元,再接到扬声器单元。
蓝牙可以用NFC的方式快速连接。在第一次使用时,可以配合移动终端播放200Hz至20KHz的信号,通过蓝牙传输至扬声器,实现纯音听力测试,然后绘制听力补偿曲线,并存储于听力补偿放大单元,在以后的所有功能中使用此听力补偿曲线。
在待机状态时,控制开关接通麦克风,从而进入听力补偿放大单元,蓝牙进入待机状态,此时设备作为普通模式的助听器使用。
在来电或者有信息时,控制开关接通蓝牙单元的下行音频端,从而进入听力补偿放大单元,蓝牙进入工作状态,此时设备作为普通模式的蓝牙设备使用。
在来电或者有信息时,移动终端如果靠近本专利的设备,那么NFC进行配对,此时多功能线圈单元耦合进音频电信号,控制开关接通多功能线圈单元连接的音频解调单元,实现普通助听器的的T模式工作。此时,也可以以NFC的方式进行传输编码过的信息,通过音频解码单元进行解码,控制单元接入音频解码单元,实现信息的解调并播报。通信过程中通过NFC检测是否有NFC信号的频率存在,如果通信设备原理本设备,那么NFC信号消失,本设备切换至蓝牙模式,如果NFC信号重新出现,那么切换回线圈耦合模式。
当设备靠近无线充电设备时,无线充电设备识别到该设备,完成配对并进行无线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专利的控制开关单元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专利的听力补偿曲线测试流程。
图4是本专利的工作流程图。
图5是本专利的音频幅度调制信号的解调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的音频D类功放PWM调制信号的解调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为本专利的电路原理框图。
如图1所示,一种蓝牙设备,包括:线圈1,麦克风单元2,电池3,扬声器4,蓝牙天线5,无线充电及电源管理单元6,NFC单元7,音频解码单元8,蓝牙单元9,开关控制单元10,听力补偿放大单元11,音频解调单元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永政;李朋栓;刘晓杰,未经董永政;李朋栓;刘晓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7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信道漏泄通信系统
- 下一篇:麦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