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沉式气血循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7065.5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3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太阳电子(福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沉 气血 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沉式气血循环机,使得机身做的更薄。
背景技术:
气血循环机的普及使用已经有许多年头了,其功能较为单一,制造业者也没做出过多的功能延伸,只是在使用者站立的稳定性方面做出许多贡献。现有气血循环机包括有壳体、底座、电机、振动盘和电控模块;振动盘定位在壳体顶面,并由电机驱动产生振动,电机和电控模块安装壳体内,电控模块的控制键设在壳体顶面上,方便人们操作。
该气血循环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高速旋转带动偏心块,驱动振动盘产生高频振动,人需站立在该振动盘上,使得整个身体产生高频抖动,达到气血循环的作用。由于考虑人体站立在设备上,故底座需采用较厚的板材,来承担人体的重量。传统气血循环机的底座均为一完整板材,电机直接固定在板材上方,而设备的脚垫直接安装在板材上,导致板材占据大约2公分的厚度,以至机身高度无法降低,人站着有不稳定的感觉。如何克服现有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更薄的机身方案,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底座对应电机位置上开设有通孔,并配置有防护罩的气血循环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下沉式气血循环机,包括壳体、底座、电机、振动盘和电控模块;其特征是底座对应电机位置上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外配设有一防护罩;所述电机吊装在壳体上,下端沉入该通孔中。
所述防护罩由塑料成型,深度大于1公分,表面还成型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底座采用开孔设计,可使电机下沉于底座通孔之中,降低底座占用的厚度,使机身可降低2公分以上,并在通孔外配置有防护罩,既提供通风透气的通道,又避免接触到电机,提高电气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气血循环机立体示意图
图2气血循环机剖面示意图
图3气血循环机分解示意图
其中
1—壳体 2—底座 21—通孔 3—电机
4—振动盘 5—防护罩 51—透气孔 6—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下沉式气血循环机,包括壳体1、底座2、电机3、振动盘4和电控模块;底座2对应电机3位置上开设有通孔21,并在通孔21外配设有一防护罩5,该防护罩5由塑料成型,深度大于1公分,表面还成型有透气孔51,既保持与地面的间隙,又能充分利用脚垫6抬高的空间,一般脚垫6高度在2至3公分左右;所述电机3吊装在壳体1上,下端沉入底座2的通孔21中,充分利用下部空间,使机身整体高度下降2公分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太阳电子(福安)有限公司,未经金太阳电子(福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7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虚拟方式增加内燃机中的汽缸数目
- 下一篇:铰接的头枕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