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胶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7291.3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范桂林;李茂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磐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35/00 | 分类号: | C30B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富石律师事务所 31265 | 代理人: | 杨楠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棒及硅片(5)的制造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脱胶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半导体、光伏产业的发展,各种晶体材料,特别是以单晶硅为代表的高科技附加值材料及其相关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柱,并使信息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先导产业。单晶硅作为一种极具潜能,亟待开发利用的高科技资源,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鉴于常规能源供给的有限性和环保压力的增加,世界上许多国家正掀起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热潮并成为各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斩重要内容。在跨入21世纪门槛后,世界大多数国家踊跃参与以至在全球范围掀起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绿色能源热”,一个广泛的大规模的利用太阳能的时代正在来临,太阳能级单晶硅产品也将因此炙手可热。硅片在切割完成后需要与玻璃板进行脱胶,现有技术中的脱胶架是将未脱胶的硅片和玻璃板倒置在脱胶架下面,这样脱胶时将硅片、玻璃板和脱胶架一起放置在热水中,然而由于水面温度最低,倒置脱胶效果和效率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胶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脱胶架,包括第一支架(101)、第二支架(102)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垂直焊接在所述支撑板(2)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脱胶架,将粘结有硅片(5)的玻璃放置在脱胶架支撑板上方,脱胶架浸于热水中时,脱胶位置将位于热水底部或中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面温度较低,脱胶效果不好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脱胶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脱胶架的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脱胶架,包括第一支架101、第二支架102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垂直焊接在所述支撑板2的两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将与硅片5相粘合的玻璃板4放在所述支撑板2的上方并进行固定,这样将脱胶架放进热水中时,脱胶部位位于热水的底部或中间部分,脱胶效率较高,脱胶效果更加。
所述脱胶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7,所述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7均包括第一弯折部71和第二弯折部72,所述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7的第一弯折部71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上;所述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7的第二弯折部72上设有螺孔,通过螺丝6固定在所述支撑板2上。这样,可更加牢固的将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第一支架101及第二支架102相固定,保证在固定了粘合了硅片5的玻璃板4时结构稳定。
所述第一弯折部71与第二弯折部72之间的夹角为100度。这样,所述脱胶架可更加稳定的站立和起到支撑的作用。
所述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均包括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所述第一支撑部11为矩形环;所述第二支撑部12为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1下方的梯形环,该结构更加稳定。
所述第二支撑部12上还焊接有加固梁13,结构更加稳定,支撑效果更好,可一次脱胶更多数量硅片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磐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磐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7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