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浇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8371.0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2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景明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72 山东省济宁市任***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浇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尤其是一种混凝土浇注机。
背景技术
现代的建筑物,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成本低的优点。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要用到混凝土浇注机。但是现有的混凝土浇注机存在扬程小、混凝土容易沉淀分层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浇注机,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突破了现有混凝土浇注机的扬程限制,并且在大扬程的浇注过程中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充分混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浇注机,包括底部的储料罐,储料罐通过提升泵连接有输料管,输料管固定在活动支架上,活动支架上沿着输料管铺设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平台,距离输料管出口最近的平台上设置有第二混料罐,其它的平台上设置有第一混料罐,第一混料罐和第二混料罐之间通过输料管相连,输料管的出口处设置有浇注嘴;第一混料罐内竖直设置有环形搅拌器,环形搅拌器的环形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侧板,第一混料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混料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二混料罐内设置有锥形搅拌器,锥形搅拌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向锥形搅拌器中部倾斜的第一叶轮,锥形搅拌器的中部水平设置有第二叶轮,第二混料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混料罐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分别连接有提升泵。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的侧壁上交错设置有折流板,两侧折流板的顶部重叠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浇注嘴的内壁上设置有气囊,浇注嘴的出口内设置有螺旋桨,螺旋桨的顶面设置有注气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平台对混凝土进行分级提升,大大提高了设备扬程。在提升过程中,第一混料罐对提升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再次混合。混凝土从第一混料罐的顶部进入第一混料罐,随着环形搅拌器的转动,开口间断性的与第一进料口相通,从而混凝土一部分进入环形搅拌器内,一部分落入环形搅拌器外,在环形搅拌器的转动下,处于环形搅拌器内外两部分的混凝土进行混合,并通过底部的第一出料口排出。侧板的作用是提高环形搅拌器的搅动效率,折流板可以使经过开口的混凝土产生折流效应,提高混合度。当混凝土即将进入浇注嘴前,会经过第二混料罐,第一叶轮将第二混料罐中的混凝土向第二混料罐的中部汇集,并通过第二叶轮产生的离心力从第二混料罐侧壁的第二出料口排出。第一混料罐起到了对混凝土充分混合的作用,第二混料罐在对混凝土进行混合的同时,主要起到了提高混凝土排出流速的作用,可以提高浇注的连贯性。气囊通过充放气可以改变混凝土流道的内径,从而调节流速和流量,螺旋桨在混凝土流动动能的带动下转动,对混凝土进行最后一次的混合,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向混凝土中注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混料罐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混料罐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浇注嘴的示意图。
图中:1、储料罐;2、提升泵;3、输料管;4、活动支架;5、平台;6、第一混料罐;7、第二混料罐;8、浇注嘴;9、环形搅拌器;10、开口;11、侧板;12、第一进料口;13、第一出料口;14、第一叶轮;15、第二叶轮;16、第二进料口;17、第二出料口;18、折流板;19、气囊;20、螺旋桨;21、注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底部的储料罐1,储料罐1通过提升泵2连接有输料管3,输料管3固定在活动支架4上,活动支架4上沿着输料管3铺设的方向设置有三个平台5,距离输料管3出口最近的平台5上设置有第二混料罐7,其它两个的平台5上设置有第一混料罐6,第一混料罐6和第二混料罐7之间通过输料管3相连,输料管3的出口处设置有浇注嘴8;第一混料罐6内竖直设置有环形搅拌器9,环形搅拌器9的环形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开口10,开口10上设置有侧板11,第一混料罐6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12,第一混料罐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3;第二混料罐7内设置有锥形搅拌器,锥形搅拌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向锥形搅拌器中部倾斜的第一叶轮14,锥形搅拌器的中部水平设置有第二叶轮15,第二混料罐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口16,第二混料罐7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料口17;第一出料口13和第二出料口17分别连接有提升泵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景明,未经刘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8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产品的注浆成型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竹凉席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