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手管端头混凝土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8719.6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5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于长生;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27 | 分类号: | B08B9/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手管 端头 混凝土 清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土建施工中被混凝土填充后的脚手架管的清理工作。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土建作业离不开脚手架的使用,在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过程中时常出现脚手管端头被混凝土填充的情况。混凝土硬化定型后,非常牢固的堵塞在脚手管端头(深度约15-20cm)。如若不能及时清理,将无法使用对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此类脚手管的利用率和周转率。目前清理的方式无非有两种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敲击脱落或对被混凝土填充的端头进行切割处理。前一个方式的弊端是工作效率非常低,后一个方式的弊端是造成脚手架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手管端头混凝土清理装置,该清理装置以冲击电钻为动力源,以进给装置保证电钻横向和纵向移动的灵活性,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脚手管端头混凝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管端头混凝土清理装置包括冲击电钻1、动力源固定装置2、脚手管固定装置3、主体部分4、纵向进给装置5和横向进给装置6,纵向进给装置5和横向进给装置6设置在动力源固定装置2的下方,冲击电钻1夹持在动力源固定装置2上,冲击电钻1正对脚手管端头。
该装置由主体部分、脚手管夹持部分、冲击电钻夹持部分、进给移动部分四大部分组成,利用冲击电钻可在混凝土等脆性材料上敲击钻孔这一特性,使用冲击电钻作为敲击动力源,对脚手管端头混凝土进行清除。经过理论验证和反复试验,该装置结构紧凑,操作简便且运行稳定性较好,可有效提高脚手管端头混凝土的清理速度,清理后对脚手管不会产生破坏,既提高了效率,又避 免切割材料造成的浪费。经过日常工作统计得知,单项土建项目每100根管子中约有6根两端头被混凝土灌注,而每一个单项土建施工项目所用各规格脚手管根数数量巨大,本实用新型应用前景很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冲击电钻;2:动力源固定装置;3脚手管固定装置;4:主体部分;5:纵向进给装置;6:横向进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清理装置包括冲击电钻,用于夹持冲击电钻1的动力源固定装置2,在动力源固定装置2的下方设有纵向进给装置5和横向进给装置6,实现冲击电钻1的横向和纵向进给。脚手管由脚手管固定装置3固定,固定后冲击电钻1的钻头正对脚手管,转动的冲击电钻的钻头完成对脚手管端头中混凝土的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87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LC控制天然气增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连体课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