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喷混凝土速凝剂添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8739.3 | 申请日: | 2014-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四龙;王少松;池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B28C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速凝剂 添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干喷混凝土速凝剂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均使用干喷混凝土机,干喷混凝土机体前设混料箱,用于混合混凝土、速凝剂和水。现干喷混凝土机存在随意添加速凝剂和添入的速凝剂不能均匀分布在喷射出的混凝土中的不足。从而导致速凝剂的用量难以控制和干喷混凝土质量难于保障的不足。易造成喷射混凝土的回弹大、速凝剂用量大、初期支护强度不稳定、需用人员多等诸多弊端,使干喷混凝土的施工费时耗力、浪费材料、施工效率低和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干喷混凝土速凝剂添加装置,能科学地控制速凝剂的用量和使速凝剂在混凝土中均匀分布,减少回弹量、减少人工、缩短喷射时间、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拆装方便,调节灵活,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由干喷混凝土机体、混料箱和支架所组成,干喷混凝土机体的上端设有扣接架,速凝剂料斗通过支架固设在扣接架的上端,速凝剂料斗的上端为添料口,速凝剂料斗的下端出料口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的出口通过均抛料装置与干喷混凝土的混料箱内上部相通。所述的均抛料装置由连接口、百叶导风板、出风孔、风扇叶片、电机、电机壳板、进风孔、风机室、斜向均料板、均料室、孔网和网孔所构成,均料室的内上端通过连接口与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相接,均料室的前端面和下端面为带密布网孔的孔网,均料室的后端面为斜向均料板,斜向均料板上设有横向呈间隔距排列的出风孔,位于均料室内的出风孔上端的斜向均料板上设有向下倾斜的百叶导风板,斜向均料板的后端是由带进风孔的电机壳板围成的风机室,风机室内设有设有电机和由电机带动的风扇叶片。所述的速凝剂料斗呈梯型斗。所述的电机壳板上的进风孔密布在电机壳板的后侧部。所述的斜向均料板与垂直线的夹角为15°~20°。上述结构设计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能科学地控制速凝剂的用量和使速凝剂在混凝土中均匀分布,减少回弹量、减少人工、缩短喷射时间、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拆装方便,调节灵活,施工效率高的优点。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成本仅是传统结构的50%,施工效率提高2倍以上,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均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干喷混凝土速凝剂添加装置,由干喷混凝土机体5、混料箱8和支架3所组成。干喷混凝土机体的上端设有扣接架4,速凝剂料斗1通过支架固设在扣接架的上端。速凝剂料斗的上端为添料口2,用于向速凝剂料斗内加入速凝剂。速凝剂料斗的下端出料口上设有流量控制阀6,流量控制阀的出口通过均抛料装置7与干喷混凝土的混料箱内上部相通。混料箱前端设有喷料口9。混料箱上部还设有混凝土入口和注水口。所述的速凝剂料斗呈梯型斗。
如图2所示,所述的均抛料装置由连接口11、百叶导风板10、出风孔12、风扇叶片13、电机14、电机壳板15、进风孔16、风机室17、斜向均料板18、均料室19、孔网20和网孔21所构成。均料室的内上端通过连接口与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相接。均料室的前端面和下端面为带密布网孔的孔网。均料室的后端面为斜向均料板。所述的斜向均料板与垂直线的夹角为15°~20°。斜向均料板的作用是将从连接口进入均料室内的速凝剂均布在斜向均料板上,使从百叶导风板后端出风孔吹出的风流,能将速凝剂均匀地从孔网的网孔中吹入混料箱内上部,并均布在搅动的混凝土料中。
斜向均料板上设有横向呈间隔距排列的出风孔,出风孔为密布的众多个孔。位于均料室内的出风孔上端的斜向均料板上设有向下倾斜的百叶导风板。百叶导风板可以将从出风孔吹出的风流导散、并防止从连接口进入均料室内的速凝剂从斜向均料板的出风孔中流入风机室内。
斜向均料板的后端是由带进风孔的电机壳板围成的风机室,风机室内设有电机和由电机带动的风扇叶片。所述的电机壳板上的进风孔密布在电机壳板的后侧部。
流量控制阀可为计算机控制的电磁阀,均抛料装置的风机亦由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同时控制对混料箱内混凝土及水的加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8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