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承压流道的联集箱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0283.4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4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伦;任勇;丰中玉;马光柏;张庆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承压流道 联集 箱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承压流道的太阳能联集箱集热器,属于太阳能光热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水工程多使用联集箱集热器,即非承压式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组成集热阵列,通过循环泵强制循环将集热器内的热水带入缓冲水箱,再由缓冲水箱与换热器进行换热,将热量转移至储热水箱供使用。这种联集箱集热器主要靠真空管和硅胶圈的组合密封,承压能力较小(国标GB/T17581-2007要求为0.06MPa),调试过程中如出现某处集热管因压力大被挤出联箱漏水,或集热阵列中出现单台联箱集热器的真空管破碎,会导致整个热水系统无法调试或运行。因此在系统设计、调试运行时,需要很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较低。承压式太阳能集热器可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但其采用铜管等作为U型管换热,成本高,且防冻问题不易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置承压流道的联集箱集热器。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承压流道的联集箱集热器,包括集热器联集箱、真空管、硅胶密封圈和尾架,所述集热器联箱由不锈钢内胆四周包裹外皮进行聚氨酯发泡后成型,所述不锈钢内胆内设有内置承压波纹管,内置承压波纹管穿过不锈钢内胆、与不锈钢内胆相互密封,集热器联箱设有与内置承压波纹管联通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以及与不锈钢内胆联通的注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内置承压波纹管为不锈钢、铜或铝材质制成。
所述不锈钢内胆为长方形。
所述内置承压波纹管通过焊接固定在不锈钢内胆的中间。
联集箱集热器为横双排、横单排或竖单排集热器联箱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联箱集热器的联箱内增加一根不锈钢波纹管,用于流通循环工质进行换热,既保证使用成本较低的联箱集热器,又可承压运行,设计和运行调试无需过多考虑耐压问题,且当其中一组集热器出现真空管故障,也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同时安装维护方便、并且可满足小型工程热水系统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热器联集箱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热器联集箱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1外皮、2不锈钢内胆、3内置承压波纹管、4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5注水口和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承压流道的联集箱集热器,包括集热器联集箱、真空管、硅胶密封圈和尾架。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集热器联集箱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集热器联集箱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所述集热器联集箱由不锈钢内胆2四周包裹外皮1进行聚氨酯发泡后成型。
所述不锈钢内胆2内设有内置承压波纹管3,内置承压波纹管3穿过不锈钢内胆2、与不锈钢内胆2相互密封。
所述集热器联集箱设有与内置承压波纹管3联通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4、以及与不锈钢内胆2联通的注水口和出水口5。
所述不锈钢内胆2为长方形。
所述内置承压波纹管3通过焊接固定在不锈钢内胆2的中间。
所述内置承压波纹管3推荐选用成本较低、性能较好的不锈钢波纹管,本身可自由伸缩,其它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如铜、铝等也可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整个系统安装完成后,先将不锈钢内胆2中注满水,再将内置承压波纹管3循环流道中注满介质,真空管中的水吸收太阳能后温度升到对流到不锈钢内胆2中,热水通过不锈钢内胆2与内置承压波纹管3对介质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换热的目的,将内置承压波纹管3内置与不锈钢内胆2中,其波纹状的结构使换热面积增大,通过集热器集热后将热量进行传递;该联箱集热器在整个过程中换热介质和联集箱内胆中的水无直接接触,联集箱集热器中的热水不参与系统的介质循环,系统中的介质只通过内置波纹管3循环,避免普通联机箱集热器因内部循环介质压力过大,使真空管与联集箱分离,造成漏水和真空管破碎,使用过程中可实现承压运行,即使联集箱集热器组有单台联箱集热器中的真空管破碎,热水系统仍可以持续调试和运行。
联集箱集热器可设计为横双排、横单排或竖单排集热器联集箱结构,并根据不同建筑形式设计和组合集热器阵列,循环管路可承压运行,方便系统设计,其系统设计、控制方式与现有系统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02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