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足浴盆专用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0447.3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8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美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0 | 分类号: | H05B3/10;H05B3/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郭艳薇;赵芳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浴盆 专用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浴盆专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足浴盆的加热装置通常都采用PTC,如图1所示,在PTC发热板1’外包裹上一层绝缘层2’,然后将PTC发热板1’安装到铝制壳体内。这种结构的加热装在是使用时,如图2所示,通上电后在PTC发热板1’的两侧面和壳体之间事实上形成两个电容,而壳体是浸没在水中的,因此会在水中产生感应电,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消费者在使用足浴盆时也会产生种种担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足浴盆专用加热装置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去除感应电的足浴盆专用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足浴盆专用加热装置,包括PTC发热板,所述的PTC发热板外包裹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面设有第一金属隔离片,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另一面设有第二金属隔离片,所述第一金属隔离片、第二金属隔离片与所述PTC发热板的N极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金属隔离片、第二金属隔离片之外还包裹有第二绝缘层。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金属隔离片和第二金属隔离片之间相互连接从而形成金属隔离层环绕在所述的第一绝缘层外。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的第一绝缘层为绝缘塑料膜。
所述的第二绝缘层为绝缘塑料膜。
所述的第一金属隔离片、第二金属隔离片均为铝箔片。
所述的金属隔离层为铝箔层。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与现有的足浴盆专用加热装置一样,PTC发热板和壳体之间事实上形成两个电容,但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第一金属隔离片、第二金属隔离片,第一金属隔离片、第二金属隔离片与壳体之间也形成电容,而第一金属隔离片、第二金属隔离片又与PTC发热板的N极相连,因此可将感应电有效地隔离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将发热装置在使用时所产生的感应电有效隔离,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足浴盆专用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现有足浴盆专用加热装置在使用时所形成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所形成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3、图5,足浴盆专用加热装置,包括PTC发热板1,所述的PTC发热板1外包裹有第一绝缘层2,所述第一绝缘层2的一面设有第一金属隔离片3,所述第一绝缘层2的另一面设有第二金属隔离片4,所述第一金属隔离片3、第二金属隔离片4与所述PTC发热板1的N极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金属隔离片3、第二金属隔离片4均为铝箔片,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可形成电容的金属片。第一金属隔离片3、第二金属隔离片4与壳体之间也形成电容,而第一金属隔离片3、第二金属隔离片4又与PTC发热板1的N极相连,因此可将感应电有效地隔离掉。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金属隔离片3、第二金属隔离片4之外还包裹有第二绝缘层5,可达到双重绝缘的效果,安全性更高。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第二绝缘层5均为绝缘塑料膜。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图5,足浴盆专用加热装置,包括PTC发热板1,所述的PTC发热板1外包裹有第一绝缘层2,所述第一绝缘层2的一面设有第一金属隔离片,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另一面设有第二金属隔离片,所述第一金属隔离片、第二金属隔离片与所述PTC发热板1的N极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金属隔离片和第二金属隔离片之间相互连接从而形成金属隔离层6环绕在所述的第一绝缘层2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隔离层6为铝箔层,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可形成电容的金属片。金属隔离层6与壳体之间也形成电容,而金属隔离层又与PTC发热板1的N极相连,因此可将感应电有效地隔离掉。
本实施例只能够,所述的金属隔离层6外还包裹有第二绝缘层5,可达到双重绝缘的效果,安全性更高。第一绝缘层2 、第二绝缘层5均采用绝缘塑料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美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安美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0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