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0887.9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4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峰;夏宝;王周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5/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永磁转子。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永磁直流无刷电机的转子是由条形磁钢均匀分布地粘贴在转子铁芯上,这种结构的电机齿槽转矩及转矩脉动大,容易产生噪声且噪声较难消除。为了减小转矩脉动及齿槽转矩,可将转子做成斜极式结构。
现有技术中的斜极式转子组件,工艺较复杂,且转子在工作过程中只能实现一次斜极结构。如果需要连续多次斜极,则工艺难度大且使用同一铁芯结构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转子,使得该永磁转子可实现连续的斜极结构,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永磁转子,包括多个转子单元,多个所述转子单元套装在转轴上,每个所述转子单元包括转子铁芯和多个磁瓦,多个所述磁瓦按照N-S极交替地分布在所述转子铁芯上;
所述转子铁芯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转子铁芯的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的圆心均处于同一圆周上,且所述圆周与所述转子铁芯同心;相邻的两个所述转子单元在所述永磁转子的轴向方向上错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转子铁芯上的所述定位孔分为多组,每一组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每一组所述定位孔的数量相同,各组所述定位孔均匀分布在所述转子铁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定位孔中相邻两个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相对所述转子单元中心之间的夹角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定位孔中相邻两个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相对所述转子单元中心之间的夹角为1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转子铁芯上的所述定位孔分为4-8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定位孔均匀地分布在所述转子铁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芯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凸台,所述磁瓦镶嵌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台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芯的外表面与所述磁瓦的内表面均为弧形面,所述转子铁芯的外表面与所述磁瓦的内表面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转子单元在所述永磁转子的轴向方向上错开的角度为1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永磁转子,通过在转子铁芯上设置多个定位孔,使得相邻的两个转子单元在永磁转子的轴向方向上错开设置,实现了该永磁转子连续的斜极结构,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的精度高。该永磁转子削弱了电机的齿槽转矩及转矩脉动,减小了电机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转子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转子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转子的转子铁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转子的转子铁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转子的磁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转子的转子单元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转子单元定位示意图;
图8为图2中的转子单元定位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的转子铁芯定位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的转子铁芯定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永磁转子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10,该永磁转子包括多个转子单元,且多个转子单元套装在转轴4上,每个转子单元包括转子铁芯1和多个磁瓦2。优选地,转子铁芯1的中心设置有轴孔13,转轴4依次贯穿多个转子单元上的轴孔13,从而实现将多个转子单元套装在转轴上。其中,多个磁瓦2按照N-S极交替地分布在转子铁芯1上。转子铁芯1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贯穿转子铁芯1的定位孔11,且多个定位孔11的圆心均处于同一圆周上,该圆周与转子铁芯同心。
相邻的两个转子单元在永磁转子的轴向方向上错开设置,这样使得该永磁转子实现了连续的斜极结构,进而降低了电机的齿槽转矩及转矩脉动。在各转子单元定位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与定位孔11相适配的定位杆3,实现了各个转子单元在永磁转子的轴向方向错开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08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