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CAN总线的门禁读卡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1035.1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6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严辉;涂德凤;郑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6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an 总线 门禁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卡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门禁读卡控制器。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属于智能弱电系统中的一种安防系统,它做为一种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集自动识别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门禁读卡控制器是门禁系统中的核心部分,负责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信息的处理和储存,控制等。它验证门禁读卡器输入信息的可靠性,并根据出入规则判断其有效性,若有效则对执行部件发出动作信号。门禁读卡控制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稳定,而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客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现有技术门禁系统读卡控制器多为独立式的,管理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门禁读卡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门禁系统读卡控制器管理不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CAN总线的门禁读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微控制器、读卡器、CAN控制器,所述读卡器通过1-wire总线接入微控制器,所述CAN控制器接入微控制器,且CAN控制器与一个CAN总线收发驱动器连接,所述CAN总线收发驱动器通过CAN总线与一个CAN适配接口卡连接,所述CAN适配接口卡与外部上位机连接。
所述的基于CAN总线的门禁读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控制器还通过I2C总线分别接入有存储器电路、时钟电路、键盘电路。
所述的基于CAN总线的门禁读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控制器上还接入有声光报警电路、显示模块、语音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CAN控制器、CAN总线收发驱动器、CAN适配接口卡构成CAN通信模块,微控制器通过CAN通信模块与外部上位机通讯,从而通过外部上位机可方便地对读卡控制器进行管理,实现对读卡控制器的分布控制、集中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于CAN总线的门禁读卡控制器,包括有微控制器、读卡器、CAN控制器,读卡器通过1-wire总线接入微控制器,CAN控制器接入微控制器,且CAN控制器与一个CAN总线收发驱动器连接,CAN总线收发驱动器通过CAN总线与一个CAN适配接口卡连接,CAN适配接口卡与外部上位机连接。微控制器还通过I2C总线分别接入有存储器电路、时钟电路、键盘电路。微控制器上还接入有声光报警电路、显示模块、语音电路。
本实用新型中,微控制器是读卡控制器的核心,用来完成卡号的注册、查询、删除,时间的设置,负责运行协议、控制CAN总线的收发状态及开锁控制等的工作,采用A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中,读卡器负责对接触卡的读写操作,采用ds1991接触式的识别卡。
本实用新型中,微控制器通过CAN控制器、CAN总线收发驱动器、CAN适配接口卡连接上位机,CAN控制器采用PHILIPS公司的独立CAN控制器 SJA1000,CAN总线收发驱动器型号为PCA82C250,CAN适配接口卡为CAN/232转换卡。
本实用新型中,存储器电路用来保存有效卡基本信息及使用信息,满足系统进行卡号识别、查询的操作,选择I2C总线结构的串行CMOS E2PROM存储芯片CAT24WC256, 它具有掉电仍然可以保存数据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时钟电路采用I2C总线的DS1339时钟芯片,该时钟芯片提供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等数据,可用来记录开锁时间供系统查询。
本实用新型中,键盘电路采用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的键盘扫描管理芯片ZLG729,实现用户参数的设置、开锁及识别卡使用信息查询等操作,实现人机交互。
本实用新型中,显示模块用来显示读卡器操作信息及时间信息。采用128×64全点阵液晶显示器FM12864I模块,它是一种图形液晶显示器,与CPU接口采用8位数据总线并行输入输出,可完成图形显示,也可显示8×4个(16×16点阵)汉字。
本实用新型中,语音电路使用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出品的优质微型语音录放模块ZY1420B(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ZY1420B)。用来实现开锁时的语音提示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传送玻璃的机构
- 下一篇:一种涵管传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