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电池片组织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1312.9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7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孙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市亿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5 | 分类号: | H01L3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组件 电池 组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电池片组织的结构。所谓电池片组织是指制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必备的基本部件,它包括若干太阳能电池片和用于连接电池片电极的涂锡铜带。电池片组织与串联汇总模块相结合即可制成太阳能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供应在世界范围内进入到一个紧缺的时代,大量的可持续新能源被人们广泛应用,现在主要的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板。其中太阳能发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将太阳能电池板铺设在屋顶、地面等组合成光伏电站。
常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电池片组织的结构如图1或图2所示,其存在两个严重影响发电量的问题:一是由于太阳能电池板必须放置在露天环境中,因而总会有落叶、飞鸟、尘埃等物体遮挡,这些遮挡物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就形成了阴影;二是太阳能电池板在运输、人工搬运、安装等一系列外力影响下,会导致电池片受到损坏、隐裂。以上两点都会造成发电量减少,并影响功率的输出。因为通常的太阳能电池板一般由若干电池片用焊带首尾相连,串联或者是串联与并联结合,经层压后封装在一个金属框架中,正面为硅片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电池片)串联在一起,反面为一个接线盒带有正负极性连接线、若干个二极管,如果一旦有某一电池片受到遮挡或者损坏,就会影响整个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输出。
一串联支路中被遮蔽的电池片,将被当作负载消耗其他有光照的电池片所产生的能量。被遮蔽的太阳电池板此时会发热,这就是热斑效应。这种热斑能严重的破坏电池片。有光照的电池片所产生的部分能量,都可能被遮蔽的电池片所消耗,严重影响到整组发电使用寿命。为了防止电池片由于热斑效应而造成损坏,通常在太阳能电池板的正负极间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组件有旁路二极管时,当一个电池片被100%遮挡后,与其同组的其它电池片正常,则流过遮挡电池片的电流大于其光生电流,因此该电池片的端电压变负,即此时它变成了负载吸收功率,当负到一定程度后,旁路二极管导通,将有阴影电池片的这个组旁路掉,避免热斑,以保护组件不受损坏,这种办法虽然能对太阳能电池板有一定的保护,但是旁路掉有阴影电池片的组,就会浪费该组其它电池片的发电能量,从而会影响到整块电池板的发电功率输出。还有一种可能性,因为电池片组属于串联,如果一片电池片有部分受到遮挡或者损坏,该电池片所在组的发电输出将全部都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组织的结构,这种电池片组织可用于制备不会因为其中的电池片受到遮挡或者被损坏而影响其发电功率输出的电池组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电池片组织的结构,所述电池片组织包括若干电池片和用于连接电池片电极的涂锡铜带,所述电池片横向成行竖向成列有序排列,其特征在于,电池片正极与正极由涂锡铜带相连接且电池片负极与负极由涂锡铜带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池片正极与正极由涂锡铜带相连接是各行电池片的正极分别由涂锡铜带串联连接成串并且各列电池片与相邻列电池片中相邻的电池片的正极分别由涂锡铜带并联连接成网;所述的电池片负极与负极由涂锡铜带相连接是各行电池片的负极分别由涂锡铜带串联连接成串并且各串由涂锡铜带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电池片组织的结构,更具体地说,这种新颖的电池片组织的结构的特点是正极与正极相连接,负极与负极相连接;尤其是正极与正极相连接采用了各电池片间既串联又并联的网状连接方式。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组织可用于制备一种改进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它不会因为其中的电池片受到遮挡或者被损坏而影响发电功率输出。也就是说,当这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电池片在受到遮挡或损坏时,只限于受到遮挡或损坏的电池片不工作发电,而整个组件发电单元不受影响,可保证正常发电。
由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组织与串联汇总模块相结合,即可制成上述改进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但这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具体制备方法,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此不予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电池片串联连接示意图。
图2为常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电池片串联并联相结合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片正极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片负极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1-电池片,2-涂锡铜带(亦称焊带)。
具体实施方式
图3和图4所示为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电池片组织的结构,它包括64片电池片1和涂锡铜带2,与常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电池片串联连接或者电池片串联并联相结合连接不同。其中图3为电池片正极的连接,图4为电池片负极的连接。采用涂锡铜带2分别将每一行电池片1的正极串联连接成串,并将每一列电池片1与相邻列电池片1中相邻的电池片1的正极并联连接,使之呈网状连接结构,如图3;同时采用涂锡铜带2分别将每一行电池片1的负极串联连接成串,并将各串并联连接,如图4。该电池片组织可用于制备一种改进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它不会因为其中的电池片受到遮挡或者被损坏而影响发电功率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市亿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市亿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