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屋面坡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1336.4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杰;殷涛;汤永强;张宁;刘大卫;赵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2 | 分类号: | E04B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坡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斜屋面坡度结构。
背景技术
仿古建筑中,斜屋面是最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在仿古斜屋面建筑中,常用钢筋混凝土来代替古建筑木质结构屋顶的做法,充分体现了现代施工技术与古建筑建造营法的结合。
但在实际的仿古坡屋面砼浇筑施工过程中,问题也往往随之而来,坡屋面砼施工不方便,尤其斜屋面的坡度控制更是不好操作,大部分坡屋面施工过程中,采用人工拍打密实或者平板振捣器振捣的方式,浇筑完成后,经常在坡面位置上砼厚度不均匀,影响了坡度美观,也带来了混凝土浪费的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斜屋面坡度结构,以便于实现仿古斜屋面的浇筑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斜屋面坡度结构,以解决斜屋面坡度难控制的问题,并达到仿古建筑坡屋面的观感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斜屋面坡度结构,包括:
预设于钢筋基础模板上的多排定位钢筋组,每一排定位钢筋组中包括竖直设置于钢筋基础模板上的多根定位钢筋;以及
与每一排中各根定位钢筋连接并按照斜屋面坡度走向以供混凝土浇筑找平的高度通线。
本实用新型斜屋面坡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两排定位钢筋组之间间距的范围为50cm至80cm。
本实用新型斜屋面坡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一排中相邻两根定位钢筋之间间距的范围为50cm至80cm。
本实用新型斜屋面坡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一排中各根定位钢筋的高度由斜屋面的坡度改变而变化,高度通线连接于各根定位钢筋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斜屋面坡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一排中各根定位钢筋的高度相同,高度通线与定位钢筋的连接高度由斜屋面的坡度改变而变化。
本实用新型斜屋面坡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采用点振法振捣后的混凝土浇筑至所述高度通线,并通过修补工具抹平高度通线之上的混凝土,以形成钢筋混凝土斜屋面。
本实用新型斜屋面坡度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修补工具为木抹子。
本实用新型斜屋面坡度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
用预埋钢筋的方式控制坡度及平整度,可有效解决坡屋面施工过程中,坡度控制困难、经常造成混凝土浪费的现象,以节约了成本,并更好的达到仿古建筑坡屋面的效果,造型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斜屋面坡度结构中屋面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屋面坡度结构中屋面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屋面坡度结构中在浇筑混凝土后的屋面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屋面坡度结构,主要包括:预设于钢筋基础模板上的多排定位钢筋组,每一排定位钢筋组中包括竖直设置于钢筋基础模板上1的多根定位钢筋2;以及与每一排中各根定位钢筋2连接并按照斜屋面坡度走向以供混凝土浇筑找平的高度通线3。
结合图1至图3所示,现场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首先,进行斜屋面基础钢筋绑扎及模板支设工作,以形成屋面的浇筑成型基础。然后,从屋面的檐口往上,进行定位钢筋2以及高度通线3的设定工作。具体的,有两种实施方式:
其一,选择相同高度的定位钢筋2,竖直设立于钢筋基础模板1上,以形成多排定位钢筋组。其中,相邻两排定位钢筋组之间间距X的范围为50cm至80cm,较为优选的,每隔60cm设置一排定位钢筋组。每一排中相邻两根定位钢筋之间间距Y的范围为50cm至80cm,较为优选的,每排中相邻两根定位钢筋2之间的间距为60cm。并且,须保证定位钢筋2与钢筋基础模板1之间牢固连接。之后,针对每一排定位钢筋组,在每一排定位钢筋组中的各根定位钢筋2之间拉高度通线3,高度通线3的高度根据斜屋面的坡度计算得知,从而使得高度通线3按照斜屋面坡度走向而设置。如此,借助设置的高度通线3,以此,在砼浇筑过程中控制整个斜屋面的坡度及平整度。
其二,选择不同高度的定位钢筋2,并随着斜屋面坡度的改变而竖直设立于钢筋基础模板1上不同的前后位置,按上述相同间距形成多排定位钢筋组后,高度通线3则连接于每一排定位钢筋组中的各根定位钢筋2的顶端,从而使得高度通线3按照斜屋面坡度走向而设置。如此,借助设置的高度通线3,也能在砼浇筑过程中控制整个斜屋面的坡度及平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3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滋补功能的飞鸡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缺口压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