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B超定位肾囊肿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1420.6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付毅敏;盛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毅敏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肾囊肿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肾脏穿刺针。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肾囊肿穿刺抽液治疗是近年来普遍开展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肾囊肿病态。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囊肿的穿刺抽液,消除或减轻囊肿周围肾组织的压迫,恢复肾血流量,保护和改善肾功能。同时对囊肿感染、出血、积脓等也有很好的疗效。肾囊肿穿刺抽液治疗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病人痛苦少,而且可反复多次进行,故已成为治疗肾囊肿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也存有定位不准确、容易脱落、抽液孔少治疗效果不好等技术问题。为此有人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了改进,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5月5日公开的由薄学军、王萍设计的、专利号为200920028792.8、名称为B超定位肾脏穿刺治疗仪的实用新型专利,它主要由穿刺针体、针尾、针芯、针尖、刻度标记和猪尾导管组成,穿刺针体的一端为针尾,内腔装有针芯或猪尾导管,针芯的末端为多棱针尖,猪尾导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侧孔,穿刺针体的外壁上设有刻度标记,便于B超定位。适用于肾囊肿、肾积脓等引流,能将穿刺定位和置管引流结合在一起,将较粗的猪尾导管引入腔内,保证置管手术的成功。由于普通穿刺针的针体在超声下与肾脏及周围组织分界不甚清晰,尤其对于不经常看超声图像的肾内科医生来说,需要请超声医生会诊,以帮助肾内科医生判断进针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B超定位肾囊肿穿刺针,以解决由于普通穿刺针在超声下与肾脏及周围组织分界不甚清晰,让肾内科医师感到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B超定位肾囊肿穿刺针,由穿刺针体、针尾、针芯、针尖、刻度标记和猪尾导管组成,穿刺针体的一端为针尾,内腔装有针芯或猪尾导管,针芯的末端为多棱针尖,猪尾导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侧孔,穿刺针体的外壁上设有刻度标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刺针体的前端设置有含有空气的环形夹层。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由于超声对空气具有强烈的反射性,可使本实用新型穿刺针体的前端含有空气的环形夹层在超声机荧屏上与肾脏及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可以帮助肾内科医师判断进针情况。并且该环形夹层加工制作方便,只需截取一段直径比肾脏穿刺针体的直径稍大或稍小的不锈钢圆管焊接于肾脏穿刺针体的前端部位即可,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B超定位肾囊肿穿刺针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B超定位肾囊肿穿刺针的猪尾导管的示意图。
图中:1-针体,2-针尾,3-针芯,4-针尖,5-刻度标记,6-猪尾导管,7-环形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B超定位肾囊肿穿刺针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由穿刺针体1、针尾2、针芯3、针尖4、刻度标记5和猪尾导管6组成,穿刺针体1的一端为针尾2,内腔装有针芯3或猪尾导管6,针芯3的末端为多棱针尖4,猪尾导管6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侧孔,穿刺针体1的外壁上设有刻度标记5,穿刺针体1的前端设置有含有空气的环形夹层7。使用时,穿刺针体1穿刺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由于超声对含有空气的环形夹层7具有强烈的反射性可在超声机的屏幕上与肾脏及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可以帮助肾内科医师判断进针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毅敏,未经付毅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