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关节突型椎板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2888.7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9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省利;兰宾尚;贺西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节 突型椎板 拉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在腰椎手术中使用的椎板拉钩。
背景技术
在施行脊柱手术时,尤其是腰椎手术时,操作部分深在,常需借助椎板拉钩将椎旁组织牵开,以暴露术野。椎板拉钩的使用可达到充分暴露手术野的目的。常规方法是将椎板拉钩固定在横突尖上,这样需要剥离椎旁肌来暴露横突,需剥离较大范围椎旁肌肉等软组织,而且椎板拉钩易移位,需反复调整椎板拉钩的位置,从而增加组织创伤,延长手术时间。因此传统的椎板拉钩不但易脱钩,而且需暴露横突尖,难以操作,对手术造成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腰椎手术术中不需暴露横突尖又不易滑脱,即可满意显露手术视野,且能减少组织分离和出血,使用方便,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降低手术的风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关节突型椎板拉钩,包括椎板拉钩体部,及与体部下方呈弯曲状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两侧面呈双弧线形,连接部前端设有尖部,所述尖部为呈开口状单圆弧结构;所述体部的上方呈弯曲状延伸有柄部。
可选地,所述呈开口状单圆弧的弧度为2.36或3.14。
可选地,所述尖部的弧度为3.14,尖部的宽度为0.5-1.5mm,尖部的尖间距为0.5-1.5cm。
可选地,所述呈双弧线形连接部两侧面弧度为0.52。
可选地,所述柄部呈纺锤形,柄部的长度为10-15cm。
可选地,所述柄部、体部、连接部和尖部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柄部和尖部与体部和连接部采用镶装结构。
以上结构的关节突型椎板拉钩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临床使用时,将尖部直接抵于关节突的基底部,附着于横突之上,尖部可有效勾住关节突的基底部,并抵住横突表面以充当支点,能充分暴露上关节突、椎弓根螺钉的进针点及椎板。不需单独暴露横突尖,而且不易脱落,减少了手术创伤及操作时间。
其特点在于:
1)连接部呈双弧线型,减少了组织遮挡,便于操作。
2)尖部开口状单圆弧的开口弧度设为2.36或3.14,扩大了关节突的把持面,避免脱钩。
3)尖部弧度为3.14,尖部宽度为0.5-1.5mm,尖部的尖间距为0.5-1.5cm,既使椎板拉钩不易脱钩,又避免尖部损伤周围组织,提高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4)柄部呈纺锤型,手术助手便于把持,操作方便,提高助手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
5)柄部、体部、连接部和尖部为一体结构,便于加工和操作方便。
6)柄部和尖部与体部和连接部采用镶装结构,可设计为大、中、小等多种型号,便于将不同型号的柄部和尖部插接使用,以适应高矮胖瘦以及不同年龄及病情的患者,使该椎板拉钩的使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关节突型椎板拉钩达到了既充分暴露术野又牢靠固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关节突型椎板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柄部;2-体部;3-连接部;4-开口状单圆弧;5-尖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节突型椎板拉钩,包括椎板拉钩体部2,及与体部2下方呈弯曲状延伸的连接部3,其中,连接部3两侧面呈双弧线形,其弧度为0.52。连接部3前端设有尖部5,尖部5为呈开口状单圆弧4结构;其中,尖部5的弧度为3.14,尖部5的宽度为0.5-1.5mm,尖部的尖间距为0.5-1.5cm。呈开口状单圆弧4的弧度为2.36或3.14。体部2的上方呈弯曲状延伸有柄部1,柄部1呈纺锤形。
本实用新型的柄部1、体部2、连接部3和尖部5可以为一体结构,这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柄部1和尖部5与体部2和连接部3也可以采用镶装结构,此结构是便于在针对不同剥离骶棘肌时,需要不同型号的尖部5结构,在尖部5与连接部3相接处采用标准镶装接口,因此,只需要更换不同的尖部5即可。柄部1也可以采用不同型号的手柄,以适应不同使用对象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28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弃烧结砖粉免烧陶粒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