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抽拉式键盘的计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3018.1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强;郭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H01H13/70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抽拉式 键盘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双抽拉式键盘的计算机。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出现的移动式计算机可以总结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两大类,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与键盘的位置设计一直为传统的两体式,使用时需要将带有显示屏的上盖翻开,所以翻开上盖的次数也成为笔记本电脑有效使用寿命的限制因素之一。而目前普遍使用的平板电脑由于不具有键盘,表面安装的触控屏操作本身具有灵敏度低、准确性差的缺点,而触控屏上需要牺牲一定的区域用来显示虚拟键盘,这直接导致了网页可视面积的缩小,使平板电脑只能作为娱乐工具而无法高效率的办公的原因,降低了平板电脑的应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抽拉式键盘的计算机。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双抽拉式键盘的计算机,其组成包括:机壳,所述的机壳内部安装隔板后形成工控隔层和键盘隔层;所述的机壳两侧分别具有与所述的键盘隔层连通的插口,左键盘、右键盘分别插装于所述的插口内的滑道;所述的机壳上表面安装触控屏,所述的触控屏两侧具有扬声器,所述的机壳后侧具有电源开关、电源接口、USB接口、音频接口和套指环;所述的工控隔层内安装电路主板,所述的电路主板上插装处理器、显卡、内存、硬盘和电池。
所述的具有双抽拉式键盘的计算机,所述的插口旁具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具有磁性吸扣。
所述的具有双抽拉式键盘的计算机,所述的左键盘和右键盘还具有顶板,所述的顶板两端具有磁性突起。
所述的具有双抽拉式键盘的计算机,所述的机壳前侧还具有光驱舱和一组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从机壳两端双抽拉式的键盘,键盘能够隐藏到隔板下部的键盘隔层内,打开计算机工作娱乐时能够在需要输入信息时将其抽出来,一对抽拉式键盘安在屏幕两头,能够方便使用者双手握持设备,用拇指来敲打键盘,查看或回复电子邮件、博客帖子及简短消息;或者使用者单手持设备并以此手的食指插进套指环内,能够避免设备从手上滑落,另一只手完成敲击动作,操作灵活。体现了智能操作和智能消费的设计,营造更引人注目的使用体验,能够促进消费进而提高生产商利润。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键盘分成左键盘和右键盘两部分,左键盘上设置一排数字键“1-5”、分三排设置的字母键“Q、W、E、R、T、A、S、D、F、G、Z、X、C、V”以及一组功能键,右键盘上设置一排数字键“6-9”、数字“0”、分三排设置的字母键“Y、U、I、O、P、H、J、K、L、B、N、M”、符号键以及一组功能键。左、右两块键盘与传统键盘的区别是扩大了两只手在键盘上操作的距离,使用者不需要重新背诵按键位置,继续保持人们按键的操作习惯。并且两块键盘上设置突起的按键,按键触感性能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双抽拉式键盘的计算机,其组成包括:机壳1,所述的机壳内部安装隔板2后形成工控隔层3和键盘隔层4;所述的机壳两侧分别具有与所述的键盘隔层连通的插口5,左键盘、右键盘分别插装于所述的插口内的滑道;所述的机壳上表面安装触控屏6,所述的触控屏两侧具有扬声器7,所述的机壳后侧具有电源开关8、电源接口、USB接口、音频接口和套指环9;所述的工控隔层内安装电路主板10,所述的电路主板上插装处理器11、显卡12、内存13、硬盘14和电池15。
所述的处理器还连接网络传输装置,所述的处理器上方还安装散热风扇。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具有双抽拉式键盘的计算机,所述的插口旁具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具有磁性吸扣16。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具有双抽拉式键盘的计算机,所述的左键盘和右键盘还具有顶板17,所述的顶板两端具有磁性突起18。
所述的磁性突起与所述的磁性吸扣配套使用。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具有双抽拉式键盘的计算机,所述的机壳前侧还具有光驱舱19和一组按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3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