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高效的双向搅拌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3844.6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凌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志伟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21B15/00;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高效 双向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工程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高效的双向搅拌桩机。
背景技术
双向搅拌桩机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用于打桩的设备,目前的双向搅拌桩机,其内钻杆的转动通常都采用电机驱动,且电机安装在双向搅拌桩机的顶部,这造成了桩机头重脚轻,容易出安全事故,且动力不足、损耗大、故障率高、操作和维修都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故障率低、操作和维修方便的安全高效的双向搅拌桩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双向搅拌桩机,包括桩机底盘、塔架、内钻杆、外钻杆、转盘和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桩机底盘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通过换向变速器和所述的转盘驱动所述的外钻杆转动,所述的塔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内钻杆转动的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的桩机底盘上固定设置有液压系统,所述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第二电机、齿轮泵、溢流阀、换向阀和冷却器,所述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的齿轮泵电连接,所述的齿轮泵与所述的油箱通过油管相连通,所述的齿轮泵与所述的溢流阀通过油管相连通,所述的溢流阀和所述的冷却器分别通过油管与所述的换向阀相连通,所述的冷却器与所述的油箱相连通,所述的换向阀通过油管与所述的液压驱动装置相连通。
所述的液压驱动装置包括齿轮箱、液压马达、内中心管和位于所述的齿轮箱内的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的齿轮箱安装在所述的塔架的轨道上,所述的液压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的齿轮箱上,所述的换向阀与所述的液压马达通过油管相连通,所述的驱动齿轮与所述的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齿轮与所述的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内中心管轴接在所述的齿轮箱上且与所述的从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内中心管与所述的内钻杆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内中心管通过六角套与所述的内钻杆同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内钻杆通过液压驱动装置驱动,且液压系统安装在桩机底盘上,这增加了双向搅拌桩机的底盘配重,解决了传统双向搅拌桩机头重脚轻的问题,增加了桩机的安全系数,降低了故障率,且操作和维修方便,而且通过液压驱动内钻杆转动,其动力足、设备扭矩大,工作效率高;此外,由于内钻杆通过液压系统和液压马达驱动,外钻杆由第一电机通过换向变速器和转盘驱动,使得内钻杆和外钻杆均可实现正反转且转速可调,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内钻杆和外钻杆的转速,提高成桩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安全高效的双向搅拌桩机,包括桩机底盘1、塔架2、内钻杆3、外钻杆4、转盘5和固定安装在桩机底盘1上的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通过换向变速器12和转盘5驱动外钻杆4转动,塔架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内钻杆3转动的液压驱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包括齿轮箱6、液压马达61、内中心管62和位于齿轮箱6内的驱动齿轮63和从动齿轮64,齿轮箱6安装在塔架2的轨道上,液压马达61固定安装在齿轮箱6上,驱动齿轮63与液压马达6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驱动齿轮63与从动齿轮64相啮合,内中心管62轴接在齿轮箱6上且与从动齿轮64同轴固定连接,内中心管62通过六角套65与内钻杆3同轴固定连接,桩机底盘1上固定设置有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油箱7、第二电机71、齿轮泵72、溢流阀73、换向阀74和冷却器75,第二电机71与齿轮泵72电连接,齿轮泵72与油箱7通过油管相连通,齿轮泵72与溢流阀73通过油管相连通,溢流阀73和冷却器75分别通过油管与换向阀74相连通,冷却器75与油箱7相连通,换向阀74通过油管与液压马达61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志伟,未经凌志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3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