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接式鞍座焊接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3870.9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1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韩魁;袁中波;孙长春;张付增;郭艳玲;高蕊;杨永祥;葛方舟;梁晓明;李海林;陈立付;赵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3/08 | 分类号: | B62D5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 式鞍座 焊接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总成,尤其是一种插接式鞍座焊接总成。
背景技术
鞍座是连接牵引车与挂车的核心部件,载货的重型牵引车挂车质量可达60吨以上,鞍座的承载性是鞍座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鞍座良好的承载性主要体现在前横梁板、后横梁板和内侧板构成的承载骨架在挂车重载时不出现开裂现象。目前重型汽车鞍座焊接总成分整体铸造式和拼接式焊接两种,整体铸造式鞍座板总成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成型,整体刚度均衡,承载能力强,但是生产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拼接式鞍座焊接总成采用零件自由拼凑焊接,生产制造简单,成本较低,但是承载骨架各零件之间仅通过焊料连接,焊接质量严重影响总成的整体刚度,承载时受力较大的前、后横梁板与内侧板焊接处容易出现焊缝开裂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插接式鞍座焊接总成,它生产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能够保持焊接骨架整体刚度的均衡,使鞍座焊接总成具有良好的承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插接式鞍座焊接总成,包括鞍座底板、承载骨架、左右侧板和前后横梁板,所述鞍座底板上焊接有承载骨架,所述承载骨架为左、右侧板和前、后横梁板插接固定而成,所述左、右侧板和前、后横梁板的插接处经焊接固定,所述插接处包括右侧板与前横梁板的插接处I,左侧板与前横梁板的插接处II,右侧板与后横梁板的插接处III和左侧板与后横梁板的插接处IV,所述前横梁板设有加强筋,后横梁板上设有调节杆定位块。
所述左侧板包括上开槽和切边I、II,右侧板包括上开槽和切边I、II,前横梁板包括下开槽I、II和切边I、II,后横梁板包括切边I、II。
所述右侧板上开槽与前横梁板下开槽II对齐插接,左侧板上开槽与前横梁板下开槽I对齐插接,右侧板切边I与后横梁板切边II对齐插接,左侧板切边I与后横梁板切边I对齐插接。
所述前横梁板的切边I、II延长线与前横梁板的开槽I、II中心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的承载骨架各零件不因为相互之间插接焊接而被切断,保持了承载骨架整体刚度的均衡,使鞍座焊接总成具有良好的承载性,其生产成本低廉,生产和焊接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前横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右内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左内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后横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鞍座底板,2.后横梁板,3.左侧板,4.前横梁板,5.加强筋,6.右侧板,7.调节杆定位块,21.后横梁板切边I,22.后横梁板切边II,31.左侧板切边I,32.左侧板切边II,33.左侧板上开槽,41.前横梁板切边II,42.前横梁板下开槽II,43.前横梁板切边I,44.前横梁板下开槽I,61.右侧板切边I,62.右侧板切边II,63.右侧板上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插接式鞍座焊接总成,如图1-5所示,包括鞍座底板1、承载骨架、左3、右侧板6和前4、后横梁板2,所述鞍座底板1上焊接有承载骨架,所述承载骨架为左3、右侧板6和前4、后横梁板2插接固定而成,所述左3、右侧板6和前4、后横梁板2的插接处经焊接固定,所述插接处包括右侧板6与前横梁板4的插接处I,左侧板3与前横梁板4的插接处II,右侧板6与后横梁板2的插接处III和左侧板3与后横梁板2的插接处IV,所述前横梁板4设有加强筋5,后横梁板2上设有调节杆定位块7。
所述左侧板3包括上开槽33和切边I31、II32,右侧板6包括上开槽63和切边I61、II62,前横梁板4包括下开槽I44、II42和切边I43、II41,后横梁板2包括切边I21、II22。
所述右侧板上开槽63与前横梁板下开槽II42对齐插接,左侧板上开槽33与前横梁板下开槽I44对齐插接,右侧板切边I61与后横梁板切边II22对齐插接,左侧板切边I31与后横梁板切边I21对齐插接。
所述前横梁板切边I43、II41延长线与前横梁板开槽I44、II42中心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38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