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LA 原理3D 打印机的液位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3910.X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4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司君平;吴杰华;李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坤融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245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la 原理 打印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SLA原理3D打印机的液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SLA(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技术是激光立体雕刻技术,是集机械、激光、光化学、软件、控制技术的结晶。基于光敏树脂受紫外光照射凝固的原理,计算机控制激光逐层扫描固化液态的光敏树脂,每一层固化的截面是由零件的三维CAD模型软件分层得到,直至最后得到光敏树脂实物原型。
当SLA原理的3D打印机在加工过程中,保证液态光敏树脂的液位必须在设定的同一高度,否则加工会失败,由于每次加工完成的固体零件从液态树脂中被取出,因此液位会降低,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液态光敏树脂,保证光敏树脂液位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时,才可以继续加工,因此光敏树脂液位高度的控制变得非常重要。
目前,现有技术中关于前述问题的解决方式,主要多是采用填充方式来控制液位,具体地,请结合图1所示,一般由一个电机1’通过丝杆副2’连接一个填充物3’,填充物3’伸到树脂槽4’内的液态树脂里面,系统中还另设有液位传感器5’时实检测控液位高度,通过丝杆的转动带动固定连接于丝母上的填充物3’上升或者下降,通过控制填充物3’在液态树脂里的体积占比来控制光敏树脂液位的高度。
然而,此种液位控制系统具有机构复杂,造价成本高的缺点,并且由于还要加装填充物导向机构或者导轨,使液位控制系统及其尺寸变得庞杂,占用较大的空间体积;此外,虽然这种结构的系统只是为了控制液位高度,当树脂少 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还得人为的加入液态光敏树脂,才能继续控制液位,自动化程度不高。
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动平衡方式来控制树脂液位的,具体地,请结合图2所示,可以通过一个螺杆泵6’,将液体树脂从附槽7’内向主槽8’内连续地抽,主槽8’的边缘开设有一个溢流口9’,当主槽8’里多余的液态树脂达到溢流口9’控制的高度时,便又回流入附槽7’内,依次液态树脂如此连续不断地循环以达到一个平衡,液位也就保持在特定的高度。
然而,此种液位控制系统中,控制液位的螺杆泵5’的流量不能太大,因此导致控制液位效率低。如果环境温度有差别,树脂的粘度也不一样,达到动平衡时的液面高度也不一样,因此这种控制液位方式控制精度不高。同时,每次加工完成后,每次必须人工加入液态树脂,自动化程度更不低。
签于此,如何研发一种机构简单,并实现控制精度高、高度自动化的基于SLA原理3D打印机的液位控制系统,值得我们探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LA原理3D打印机的液位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位控制系统,控制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低及系统庞杂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SLA原理3D打印机的液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3D打印机树脂槽中液态树脂的液位,其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树脂槽中液态树脂液面变化位移量;原装树脂桶,设于树脂槽附近并容纳液态树脂以调节树脂槽中液态树脂量;蠕动泵,所述蠕动泵上连接设有输送软管,蠕动泵通过输送软管在树脂槽和原装树脂桶之间输送液态树脂;控制器,接收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采集的液面变化位移量,并发送控制信号给蠕动泵输送液态树脂,以保持树脂槽中液位恒定。
优选地,所述原装树脂桶下设有用于实时检测原装树脂桶中树脂存量的重量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输出接收的重量传感器的重量信号至显示屏,以显示原装树脂桶内树脂用量和存量。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SLA原理3D打印机的液位控制系统,通过激光传感器精确测量树脂槽中液位变化量,并由主控器发送控制信号给蠕动泵输送液态树脂以保持树脂槽中液位恒定,本系统运行稳定,控制精度高,部件简单而且制造安装方便,同时节省了人工,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置入填充物方式的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动平衡控制方式的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坤融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坤融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3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