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自由膨胀率和收缩率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4287.X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9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进;厉见芬;高凯;陆文杰;徐肖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G01N33/3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赵燕棣 |
地址: | 213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自由 膨胀率 收缩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塑性和硬化阶段的变形的检测用实验器具。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材料是一种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以及外加剂拌合而成的复合材料。胶凝材料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塑性沉降收缩、自生收缩、化学收缩、干燥收缩,以及温度变化均会导致收缩变形,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工业水池、构筑物加强带、钢管混凝土等结构部位所用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材料,或者压力管道、灌浆锚固所用的自应力、自密实混凝土材料,又对混凝土的膨胀性能有较高要求。因此,混凝土材料膨胀或收缩变形的精确测量已成为工程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大量研究表明,混凝土材料的自生收缩主要发生于强度还很低的早期,而由于新拌混凝土呈塑性状态,需待混凝土凝结硬化至一定强度(一般是成型24小时)并拆模后才能量测试件的纵向长度,这就造成无法有效测量混凝土早龄期塑性收缩变形和自收缩变形。关于混凝土收缩变形测试方法,我国《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规定分非接触法和接触法。目前,非接触法可供选用的试验装置一般只能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接触法所用带端头的混凝土试件也只能针对硬化后的混凝土材料而言。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和《混凝土膨胀剂》(GB 23439-2009)推荐以SP-540型混凝土比长仪为代表的限制膨胀率测试装置,其不足之处主要有:需要带纵向限制器的试件、比长仪、标准杆、支架等一整套实验设备,每次测量时必须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比长仪支架上,测试后再放回恒温水池中养护至下一测试龄期,这就要求将试件在水池与比长仪上反复挪动,试验费时费力,且人为干扰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其次,现有比长法测试装置一般只能单一地测试约束膨胀或自由膨胀。现有非接触式混凝土收缩变形测试仪器所用的位移传感器价格昂贵,由于所用试模为钢制,刚度很大,对膨胀变形的混凝土会产生环箍作用,影响测试结果,故仅能用于测试混凝土收缩变形,对于不同的试验项目的适应性差,实验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能连续地检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的混凝土自由膨胀率和收缩率测试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自由膨胀率和收缩率测试装置,包括试模、两块端头锚固支架和两个位移检测装置,试模上设有测试槽,两块端头锚固支架均置于测试槽内,还具有两块柔性板,且两块柔性板置于测试槽内,且分别与测试槽的两个横向内侧面紧贴,两块端头锚固支架的两个端面分别与相应的柔性板相抵,且两块端头锚固支架的上部均设有纵向内伸的检测端头,两个位移检测装置分别与相应的检测端头相抵。
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千分表和锁紧螺钉,固定支架的两端均通过锁紧螺钉与试模上部装连,千分表与固定支架装连,且千分表与检测端头相抵。
所述端头锚固支架包括一块竖向限位板和两块纵向紧固板,两块纵向紧固板与竖向限位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还具有两块柔性板,且两块柔性板置于测试槽内,且分别与测试槽的两个横向内侧面紧贴,两块限制板的两个端面分别与相应的柔性板相抵,在混凝土检测过程中,将混凝土浇筑进试模的测试槽内,混凝土拌合物充满两块端头锚固支架之间,待混凝土硬化后,就能随时观察位移检测装置的数值变化,由于混凝土试件的两个横向侧面设有柔性板,因此混凝土试件在检测过程中的横向收缩和膨胀不会受限制,从而在位移检测装置检测混凝土纵向变形量时会更加准确,提高检测精度;又由于两块端头锚固支架的上部均设有纵向内伸的检测端头,两个位移检测装置分别与相应的检测端头相抵,因此当混凝土凝结硬化成试件后,本实用新型各个零部件形成一个整体,可以将其整体置于恒温水池内,恒温水池内的水平面浸没混凝土试件,但不会高于检测装置的高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混凝土在水养的条件下,无需反复挪动,就能从混凝土浇筑后开始连续地检测混凝土试件的变形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42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