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相检测用工具药品一体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4405.7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0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新芳;荆象阳;刘爽;邵明星;张鸿武;马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5H3/02 | 分类号: | B25H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相 检测 用工 药品 一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相检测用工具药品一体箱。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厂锅炉部件在高温条件下长期使用,会使部件材料发生组织上的老化,导致材料硬度和强度下降,并产生蠕变孔洞、蠕变裂纹等缺陷,为了对其安全状况进行判定,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定期理化检验(主要包括硬度检验和金相检验)的方式来研究材料组织,通过分析硬度和金相组织的变化,从而掌握其材质的微观变化,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现场进行理化检验时,检验工具较多,包括硬度计,抛光、浸蚀、冲洗以及复膜用的药品、镊子、充电式电动角磨机、复膜纸、复膜样本夹、金相砂纸片、脱脂棉等。使用的化学试剂也比较多,包括4%的硝酸酒精溶液、三氯化铁盐酸水溶液、王水、化学抛光剂、丙酮、无水乙醇等。携带很不方便,尤其是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一旦发生倾洒危险性比较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携带和安放比较方便的金相检测用工具药品一体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相检测用工具药品一体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隔成工具箱体和药品箱体,工具箱体和药品箱体顶部分别设置有工具箱盖和药品箱盖,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带转动手柄的磁性底座,所述磁性底座包括独立分开的左磁性底座和右磁性底座,所述左磁性底座右侧面和右磁性底座的左侧面设置为相对的弧形面。
上述左磁性底座和右磁性底座均通过左右方向的燕尾滑槽滑动连接在箱体底部,并且箱体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左右方向的螺纹孔,左磁性底座左侧和右磁性底座右侧均设置有L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穿有与支撑板连为一体且可轴向转动的螺杆,所述螺杆与螺纹孔相配合。
上述工具箱体内隔有硬度计隔间、电动角磨机隔间、金相砂纸片隔间、复膜纸隔间、复膜样本夹隔间、镊子隔间和便携式显微镜隔间。
上述药品箱体内箱体内隔有若干药品容器隔间和一个浅槽平台,所述药品容器隔间包括硝酸酒精溶液瓶隔间、三氯化铁盐酸水溶液瓶隔间、王水瓶隔间、化学抛光剂瓶隔间、丙酮瓶隔间和洗瓶隔间。
上述药品容器隔间顶部横跨有弹性限位带,所述弹性限位带两端设置有塑料粘扣。
上述药品容器隔间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轻质塑料泡沫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各个隔间分别放置不同工具和药品,可以一目了然,避免将工具遗落在现场,工具携带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2、安装了磁性底座,可以在管道上稳定放置,操作人员伸手可及,取放工具时不用弯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3、将工具和药品分别放在各自的箱体内,避免药品对工具的腐蚀,但有彼此连接,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磁性底座,3转动手柄,4支撑板,5螺杆,6把手,7药品箱盖,8工具箱盖,9锁扣,10便携式显微镜隔间,11镊子隔间,12金相砂纸片隔间,13电动角磨机隔间,14复膜纸隔间,15复膜样本夹隔间,16硬度计隔间,20浅槽平台,21硝酸酒精溶液瓶隔间,22三氯化铁盐酸水溶液瓶隔间,23王水瓶隔间,24弹性限位带,25化学抛光剂瓶隔间,26丙酮瓶隔间,27洗瓶隔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相检测用工具药品一体箱,包括箱体1,箱体1内隔成工具箱体1和药品箱体1,工具箱体1和药品箱体1顶部分别设置有工具箱盖8和药品箱盖7,箱盖上设置有锁扣9,箱盖盖上以后可以通过锁扣9锁紧。箱盖顶部设置有把手6,方便携带。箱体1底部增加了带转动手柄3的磁性底座2,转动手柄3可以控制磁性底座2是否有磁性。磁性底座2包括独立分开的左磁性底座2和右磁性底座2,左磁性底座2右侧面和右磁性底座2的左侧面设置为相对的弧形面。采用弧形面设计主要是考虑到检测环境中管状的结构比较多,左右磁性底座2方便夹住管子。
由于管子的粗细不同,为了方便调整左右磁性底座2之间的间距,提高箱
体安置的牢固性,在磁性底座2上设置了间距调整结构。具体地说,左磁性底座2和右磁性底座2均通过左右方向的燕尾滑槽滑动连接在箱体1底部,并且箱体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左右方向的螺纹孔,左磁性底座2左侧和右磁性底座2右侧均设置有L形的支撑板4,支撑板4上穿有与支撑板4连为一体且可轴向转动的螺杆5,螺杆5与螺纹孔相配合。通过转动螺杆5调整螺杆5伸入螺纹孔的深度,进而螺杆5带动支撑板4和磁性底座2沿燕尾滑槽左右滑动,实现调整左右磁性底座2间距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4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