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手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5271.0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8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骆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志成 |
主分类号: | A44C5/10 | 分类号: | A44C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手镯。
背景技术
黄金作为美丽的金黄色金属,具有稀有贵重、密度大硬度低、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以及相当高的化学稳定性的特点,在任何温度下不与氧发生氧化作用,并且纯金的颜色呈金黄色,光泽明亮但很柔和,因此,常用于制作首饰。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人心目中,黄金就是尊崇和富贵的象征,并且黄金独有的文化内涵和保值增值的特点,使得众人趋之若鹜。
现有技术中的一些金手镯为单开口,该单开口处的两端采用插针和插针座配合连接。其具有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的缺陷,而且插针容易变形导致手镯无法扣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金手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金手镯,包括圆环形的手镯主体部,所述手镯主体部包括由金片卷曲而成的半圆环形的第一手镯主体部和第二手镯主体部,所述第一手镯主体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手镯主体部的第一端为连体结构,所述第一手镯主体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手镯主体部的第二端通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手镯主体部和所述第二手镯主体部上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上沿平行于所述手镯主体部的轴心线的方向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上沿平行于所述手镯主体部的轴心线的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凸肋,所述凸肋嵌置于所述卡槽中以实现将所述手镯主体部连接成圆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手镯中,所述第一手镯主体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手镯主体部的第一端的交界处形成有扭部,所述扭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手镯主体部和所述第二手镯主体部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手镯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半圆柱状,所述卡槽沿着平行于所述手镯主体部轴心线的方向并由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手镯中,所述卡槽为燕尾槽,所述凸肋的形状与所述卡槽吻合使得所述凸肋嵌置在所述卡槽中后不能沿所述手镯主体部的切向脱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手镯中,所述手镯主体部的开口的两端部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脱开的扣锁。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金手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第一手镯主体的第一端和第二手镯主体的第一端为连体结构不用设置锁扣结构来连接,具有节约原料的有益效果;
2、该金手镯采用凸肋和凹槽配合的连接方式具有佩戴方便、不易变形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金手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A所指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实施例中的金手镯的结构示意图。同时参照图2,该金手镯包括圆环形的手镯主体部10。该手镯主体部10a包括半圆环形的第一手镯主体部10a和半圆环形的第二手镯主体部10b。第一手镯主体部10a和第二手镯主体部10b均由金片卷曲而成的单开口的圆环形的手镯主体部10。手镯主体部10开口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1用于将手镯主体部10连接成一个圆环。由于第一手镯主体10a的第一端和第二手镯主体10b的第一端为连体结构,因此不用设置锁扣结构来连接,具有节约原料的有益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12呈半圆柱状,其与第二连接部11相对的端面上沿平行于手镯主体部10的轴心线的方向设置有卡槽121,第二连接部11的与第一连接部12相对的端面上沿平行于手镯主体部10的轴心线的方向设置有与卡槽121相适配的凸肋111。凸肋111嵌置于卡槽121中以实现将手镯主体部10连接成圆环。采用这种凸肋111与卡槽121配合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处不容易变形、便于佩戴的有益效果。
第一手镯主体部10a的第一端和第二手镯主体部10b的第一端的交界处形成有扭部100。该扭部100便于将第一手镯主体的第二端和第二手镯主体10b的第二端错开,以将凸肋111卡进卡槽121中。扭部100的宽度小于第一手镯主体部10a和第二手镯主体部10b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志成,未经骆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5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