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油泵内转子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5627.0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凤;孙超;岳亚峰;赵兴国;杨海霞;祖慰;张笑可;徐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凤;孙超;岳亚峰;赵兴国;杨海霞;祖慰;张笑可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97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油泵 转子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转子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 一种输油泵内转子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输油泵的转子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组成。内转子用键或销子固定在转子轴上,由曲轴齿轮直接或间接驱 ,内转子和外转子中心的偏心距为e,偏心距是影响输油泵精度和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安装时内外转子的尺寸偏差有着极高的要求,在作业时,转子的整修也是无可避免的,在整修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内转子的倾斜、损坏或形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油泵内转子调节装置,其构造合理,简单实用,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输油泵内转子调节装置,包括内转子套环、螺栓环、定杆和调节阀;内转子套环通过多个定杆套接在螺栓环外侧,所述定杆外侧设置外螺纹与调节阀设置的内螺纹齿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包括调节部和固定部,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呈套管型,套接在定杆外侧与定杆齿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架和卡位,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连接调节部,另一端连接卡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油泵内转子调节装置,结构简单,装卸方便,适合各种型号的内转子的位置的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油泵内转子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油泵内转子调节装置中的调节阀和定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油泵内转子调节装置包括:内转子套环1、螺栓环2、定杆3和调节阀4;内转子套环1通过多个定杆3套接在螺栓环2外侧,所述定杆3外侧设置外螺纹与调节阀4设置的内螺纹齿动连接。所述定杆3至少包括4个,根据内转子的形状确定数量。
所述螺栓环2的大小与输油泵中的螺栓孔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4包括调节部41和固定部42,所述调节部41与所述固定部42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41呈套管型,套接在定杆3外侧与定杆3齿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42包括固定架421和卡位422,所述固定架421的一端连接调节部41,另一端连接卡位422。所述卡位422用于卡接所述内转子,方便将内转子取下或安装,又不损害外转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油泵内转子调节装置,结构简单,装卸方便,适合各种型号的内转子的位置的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领域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以下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凤;孙超;岳亚峰;赵兴国;杨海霞;祖慰;张笑可,未经孙凤;孙超;岳亚峰;赵兴国;杨海霞;祖慰;张笑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5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循环系统
- 下一篇:油气混输泵的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