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雷型报警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6175.8 | 申请日: | 2014-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3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宁永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宁来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5/14 | 分类号: | E05B45/14;H04M11/04;H02H9/02;H02H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6 重庆市南岸区茶***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雷型 报警 发生器 | ||
1.一种抗雷型报警发生器,其特征是:由报警电话,报警起动器,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电路,防雷稳压源,共同组成;
其中:报警电话是:从一部电话机拨号按键印刷板铜箔矩阵中引出5组共10根引线,其中第一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免提按键所对应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接收控制线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二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贮存一键所对应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接收控制线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三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贮存二键所对应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接收控制线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四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贮存三键所对应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接收控制线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五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贮存四键所对应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接收控制线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接收控制线路装在电话机内;
报警起动器是:在门上新增加一块用金属片冲压的盖锁孔盖片,盖片面积大于锁孔,用螺丝将盖片与防盗门相连接,固定在锁孔上方,将一开关装在盖片与防盗门之间,从开关的两个触点分别连接两根引线,两根引线的另一边端头分别与装入门内的电子控关相连,电子开关则连接了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电路;
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电路:用发射控制电路的每个输出分别连接一个反相器与之对应,用每个反相器的输出分别连接一块编码集成电路的选片端,每块编码集成电路的输出分别连接一个二极管的正极,每个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一起,经过一个限流电阻串联后,连接调制三极的基极;
防雷稳压源由防雷管、输出电压调整管、基准电压支路、稳压值调压支路、过流保护支路、稳压放大管、蓄电池充放电电子开关电路组成;
防雷管的一端连接整流输出,另一端接地;
输出电压调整管的集电极连接在整流输出上,输出电压调整管基极上偏电阻连接在整流输出与输出电压调整管基极;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基极还连接了两条支路,第一条支路是连接了第一只稳压管的正极,第一只稳压管的负极接地;第二条支路是连接了第二只稳压管正极,第二只稳压管的负极接地;
过流保护支路中的电阻一端接在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发射极,另一端用为稳压电路的浮充端点,过流保护支路中的二极管正极连接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基极,负极连接浮充端点;
稳压值调压支路的上偏、中偏、下偏电阻相串联,该支路的一端连接在浮充端点上,另一端接地;
稳压放大管的集电极连接在输出电压调整管的基极,稳压放大管的基极连接稳压值调压支路中偏电阻与下偏电阻的串联点上;
基准电压支路中的上偏电阻与基准电压支路中的稳压管相串联成为基准电压支路,基准电压支路中的上偏电阻一端连接浮充端点,另一端串联基准电压支路中的稳压管正极,串联点连接稳压放大管的发射,基准电压支路中的稳压管负极接地;
浮充隔离电阻的一端连接浮充端点,另一端连接充电子开关管的发射极,电子开关管的发射极还连接了蓄电池,控制取样二极管的正极接在整流输出上,负极连接电子开关管的基极,电子开关管的基极对地接基极受控电阻,电子开关管的集电极与平衡二极管的负极接在一起;
平衡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浮充端点,负极与电子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在一起作为了防雷稳压源的电压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雷型报警发生器,其特征是:锁孔上安装的开关及电子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是,用有螺丝的接插件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雷型报警发生器,其特征是:电话机按键盘中所引出的引线,与电子线路之间的接口采用的是集成电路406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雷型报警发生器,其特征是: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电路中,编码集成电路所用的三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雷型报警发生器,其特征是:防雷稳压源中的电子开关是PNP三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雷型报警发生器,其特征是:防雷稳压源中的稳压放大管与输出电压调整管都是耐压大于100v的NPN三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雷型报警发生器,其特征是:接在输出电压调整管对地的第二支路中的稳压管与第一支路稳压管参数相同,然后经过两个二极管串联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宁来科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宁来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61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杂粮米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
- 下一篇:活络模滑块专用数控铣床